从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18年,我省共完成营造林987.6万亩,是年度计划的107.7%。其中,人工造林完成440.6万亩,飞播造林完成275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完成272万亩,义务植树1亿株。2018年是近年来我省营造林完成任务最多、造林速度最快、收到成效最好的一年。
去年,我省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出台了《河北省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意见》,编制了《全省造林绿化规划》《城郊森林公园发展规划》等。积极开展廊道绿化和环城林建设,大力创新机制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不断调整优化全省造林品种和绿化树种,聚焦重点工程、重点区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各地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造林绿化。沧州市采取“政府出资主导土地流转、企业营造林”模式,流转大运河沿线和城区周边土地44.8万亩,确保了大运河绿化和环城林建设用地。唐山市春季和雨季完成人工造林27.2万亩,努力打造“城市翡翠项链”和绿色生态屏障。张家口、承德市将15度以上坡耕地和没有灌溉条件、风沙危害严重的沙化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衡水市深州、武强等县(市)制定了每亩每年补贴500元以上、连续补贴2年以上的优惠政策,撬动中勘石油、聚美康等企业发展3万亩经济林基地。雄安新区加快千年秀林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同时,我省还努力加大太行山的绿化,完成太行山绿化227万亩;建设沿海防护林23万亩,完成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造林80万亩;完成村庄造林绿化31万亩。
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进一步加快国土绿化,以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为目标,按照“2234”(两山、两翼、三环、四沿)总体战略,重点实施太行山绿化、廊道和环城林建设、沿海防护林建设、规模化林场建设、森林城市建设等10大重点工程,不断创新造林绿化体制机制,培育新型造林主体,高质量开展好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为构建全省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