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在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举办的第四届“植物嘉年华”植物讲解大赛中,以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的姚燊豪同学为代表的团队讲解有条有理、细致入微,以出色的表现征服了在座的评委和观众,夺得大赛特等奖。
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500多度的眼镜,喜欢用照相机拍植物,喜欢向老师、同学请教植物特征……姚燊豪能认得的植物有350余种,被该校园艺学院学生社团“园艺协会”的同学戏称为“植物小专家”。
从“废品收购”到“认植物”
早在高中时期,姚燊豪就参加了一个名叫“绿色联盟”的环保类学生社团,发动学校各个班级的生活委员收集易拉罐、可乐瓶之类的“废品”。
“1个1。25L的可口可乐瓶等于2个康师傅矿泉水瓶;2只听装易拉罐等于一只塑料奶瓶……”为了方便收集废旧物品,参照价格,依据塑料瓶和大小、塑料的厚度等,姚燊豪和他的“战友们”像模像样地制定了类似于这样的易拉罐和塑料瓶之间的“换算标准”,从一开始,他就是个环保人士。
当谈及与植物结下的“情缘”时,姚燊豪告诉记者:“高二那年学习生物,我们社团的同学对校园里没有挂牌的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不认识”、“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两个问题一直让大家无法下手。在兴趣的引导下,同学们从学校总务处那里拿到了长宽在1。5米以上的学校设计规划用图,哪一栋教学楼旁边种了什么植物,在这张图上,标注得清清楚楚。
认植物但不能采摘
“我喜欢拍照,用照相机拍下好看的植物。”17岁那年,姚燊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来南京念大学以后,爱登紫金山、逛植物园的他渐渐发现自己‘认不识的植物’似乎越来越多了。”
“有些不认识的植物不能采摘,我就从各个角度(把植物)拍照片,回来以后对照图鉴资料慢慢辨认”。姚燊豪平日里话不多,喜欢“泡”在图书馆里“消磨时光”。“图书馆里有很多好的图鉴资料,发现不认识的植物,我会第一时间跑到图书馆的阅览室查阅植物图鉴”。在拍照过程中,姚燊豪善于从近似的植物类别中找出自己所认为的“不同点”并四处“求解释”。而对于自己“有可能”认识的植物,姚燊豪会首先判断:这是属于哪一类的植物,然后按照“科属种”的顺序,一级一级地在脑海中“搜索”并巩固记忆。
就这样,凭着自己“认植物”的特殊经验和方法,姚燊豪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植物。“我手头还有一大批,有五六百种植物还没有‘认出来’”,姚燊豪告诉我们,生命科学学院的胡金良老师、园艺协会的蔡祺、耿牧帆同学经常是他“求助的对象”。
“姚燊豪认得的植物比我多、植物分类做得比我细,但我是学园艺的,他经常向我请教”,园艺协会现任会长、南京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蔡祺说,“在学校紫竹路上、教学楼附近,有一片竹林。姚燊豪不认识竹林里的草本植物,就约我去那边帮他看看。除了竹林之外,实验楼院子里、理科楼建设时的施工工地上的大土丘(现在已经铲走了)生长出来的草本植物,也经常是姚燊豪的研究对象”。
目前,姚燊豪是园艺协会“标本组”的组长。对于不好保存的植物,他会采集植物的叶片、花、根等各个器官夹在书里,做成“标本”请老师、同学辨认。
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姚燊豪花大工夫去认识校园里最普通的草本植物?
姚燊豪颇有感触地讲了一个小故事。曾经,科学家们发现,在印度,有一种叫“蛇根木”的植物,从中可提炼出极具药用价值的植物成分。之后的深入科学研究表明,在我国云南地区,有一种与“蛇根木”一样,同属于“萝芙木属”的植物,其药用物质含量竟然比“蛇根木”还要高。由此,姚燊豪认为,自己通过拍照、查资料、问同学老师等看似繁琐的方法来仔细辨认每一种植物是“有必要”的。
在辨认植物过程中,除了图书资料外,网络资料,尤其是网上数据库,为姚燊豪提供了学习平台。遇到一时难以辨认的冷僻植物,他往往能从中国自然标本馆、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普蘭塔”——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论坛中找到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据同学们介绍,姚燊豪不是一般的“心细”。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姚燊豪发现,有一种叫“虾衣花”的植物,在我国官方网站上的拉丁文学名“Justicia brandegeana”,比国外官方资料上发布的文献中的名称“Justicia brandegeeana”少了一个字母“e”。
姚燊豪说他想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从认植物开始做起,研究每一种植物不同的药用价值并提炼,把“植物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让天然植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大用处”。记者 曾亚莉 通 讯 员 陈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