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生态河道治理的目标。
该步骤成型时,应该描绘出一个总体的治理框架,或者是一个蓝图,勾勒出修复工程完成后河道是什么样的。该目标必须是实际的,可以落地的、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具体的、量化的东西,是后期设计及实施中得知道的纲领。
2.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生态河道治理是流域管理的一部分。依据河道功能罗列出河道治理后具体受益人群、单位及机构,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人群、单位及机构,以便在下一阶段实施过程中很好地协调及配合治理工作。
3.分析人类活动对河道功能的影响。
对河道未受干扰之前以及现在的状况进行描述,分析人类活动对河道生态系统和河道功能的影响。综合论证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规律,为下阶段设计及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做到人河合一。
4.识别河道的主要天然资产和主要问题。
生态河道治理也是保护和改善天然河道资产。资产就是河道已经具备的,并满足相应河道功能目标的那些良好条件。许多河道资产都受到河道问题的威胁,或已经退化。在这一步中,要识别出河道的主要资产、退化资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调查河道问题对河道资产产生的影响及河道修复治理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保障在河道修复中尽可能解决河道所有问题,更好地恢复河道资产。
5.优化生态河道治理的优先次序。
河道的生态治理涉及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功能。而每个功能受关注的程度、需要修复的时间又不尽相同,因此应该首先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优先次序。需要注意的是,修复工程不应该总是从受损最严重的河段着手,有时候也需要从现存的最好的河段开始。现状河道由于人类过多的干扰,部分河段无法满足河道自然的功能,治理优先顺序应该是:影响防洪安全段河道优先、人口集中段河道优先、保护对象重要段河道优先等。
6.制定保护资产和改善河道的策略和措施。
确定优先河段后,列出保护和改善这些河段重要资产的所有方法,对所列方法及手段进行充分论证,优选其中最快、最有效方法及手段。
7.分析目标的可行性。
目标制定后,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进行论证,确保方案的可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及前提,所以该阶段要客观地分析项目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做到方案提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