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浅议住宅小区水景的生态设计
日期:2015-11-27 15:29  点击:4544
      近几年来, 人们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 对住宅的自然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比如绿化景观、水面景观等。居家的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当代人关注和重视, 新的名词也应运而生, 即“生态住宅”[ 1 ] 。所谓“生态住宅”是指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 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新型住宅。而在国际上, 通常把能体现三大主题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 一是以人为本, 呵护健康舒适; 二是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 2 ] ; 三是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在生态住宅中, 水面景观是美化居住区环境最重要的方式之      一, 它带给居住者幽静、温馨和浪漫的环境。
      1 水景的生态作用
      在居住区环境中引入水景, 不仅可以使人们得到感观上的享受,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住区小环境的环境质量, 可以将其作用简单归纳为三点:①消除噪音和净化环境; ②调节居住区局部小气候和环境温度; ③维持居住区的生态多样性。
      2 前期住宅区园林水景存在的问题
      (1) 重形式轻内涵。建筑开发商过分追求形式, 贪大求洋, 动辄“XX风情”, 有生搬硬套之嫌; 过于欧化的水景几何造型, 孤立呆板的瀑布、叠水; 似曾相识的水榭凉亭, 缺少文化内涵、地域特色, 也有悖于传统理水造景理念。
      (2) 重人工轻自然。水景设计建造未能很好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及地形特点, 忽视那种天成的田园式魅力和近人优势。比如, 一些人工湖, 采用混凝土底质和驳岸, 既生硬又难于亲水, 还阻断了水体的自然循环, 破坏了原有水生动植物系统的生态环境。 
      (3) 重投资回报, 轻实用经济与后期维修治理。开发商只注重增加楼盘的卖点而一味强调美观, 却忽视水景建造的经济性及水、电资源的耗费, 以及水体后期的维护和治理, 导致后期或干涸停用或只能节日亮相; 有的则逐渐被污染或富营养化, 使水质变坏, 失去观赏亲水等价值, 甚至成为蚊虫孳生的场所, 因此只得耗资重新治理, 加大了物业管理费用和房主负担。 
      (4) 景观用水体系不完善, 水资源利用率低。一些人造水景, 如喷泉、瀑布、人工湖等一般都独立于城市的天然水系, 依靠城市自来水系统维持, 每年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利用后的水也多直接排于下水道, 而没有用于绿地浇灌或是补充到城市水系, 造成水景景观的用水量逐年增加。 
      3 水景的生态设计原则 
      参照西蒙·范·迪·瑞恩( Sim Vander Ryn) 和斯图亚特·考恩( Sttuart cown) 定义: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 都称为生态设计。这就意味着在住宅区水景的设计中应该尊重生物的多样性, 尽量减少对资源的破坏, 保持充足的养分和水的良好循环, 能够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 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提出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 社区文化的社会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生态原则、地域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按照居住功能特点, 导则将景观设计分为9大类, 包括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现、高视点景观和照明景观。在每一个类别中又从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进行细分, 比如水景景观从功能性元素和园艺类元素的角度, 分出自然水景、泳池水景、景观用水和庭院水景、装饰水景等内容, 并逐层进行细化分解。水景环境设计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水中景观, 二是岸边景观[ 4, 5 ] , 水景的生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满足功能性要求。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 因此它必须是能够给人带来美感, 使人赏心悦目的, 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水景也有戏水、娱乐与健身的功能。随着水景在住宅小区领域的应用, 人们已不仅满足于观赏要求, 更需要的是亲水、戏水的感受。任何设计都不能完全脱离人而独立存在, 应努力将对人性的关注融入到设计的作品中。当前, 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无疑是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 设计中出现了各种戏水喷泉、涉水小溪、儿童戏水泳池及气泡水池等, 从而使景观水体与戏水娱乐健身水体合二为一, 丰富了景观的使用功能。 
      (2) 生态调节性。水景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尤其是它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 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具有一定的保健作 用。为了水景充分发挥生态调节功能, 在设计中要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 6, 7 ] 。要充分利用生物—生态的自动修复性, 要防止水受到污染和外来生物的侵入, 求得最佳的调节气候、有益健康的效果。 
      (3) 物种的多样性原则。一处完善的自然水景应该是水体动物、水体植物和微生物和谐共生的场景。其生物链的循环、植被的衍替及植物的季相变化等无需过多人为的参与, 其至无需人为的参与。而一些人造的园林水景, 往往会出现如水质恶化(主要包括水体中出现蓝绿藻, 底泥上浮等) ,植物生长瘦弱, 植物生长出现一季性(栽植的植物下个生长季节不萌发) , 管理繁琐等缺点, 这都是园林水景生态功能弱化和丧失的特点。因此, 在园林水景的营建过程中, 应该注重物种的多样性建设, 即使是人工营建的园林水景, 在考虑了其固有环境特点的前提条件下应采用多种方法力求园林水景的生态化和自然化, 以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8 ] 。 
      (4)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水景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品, 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作品。但是一个好的水景作品, 必须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并要和建筑园林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水景的形式有很多种, 如流水、落水、静水、喷水等, 即使是同一种形式的水景, 因配置不同的动力设施又会形成大小、高低、急缓不同的水势。因而在设计中, 要先研究环境的要素, 从而确定水景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 实现与环境相协调, 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 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 
      (5) 设施的安全性。首先, 土建结构(池体及表面装饰) 、给排水(管道阀门、喷头水槽) 、电气(灯光、水泵控制)、水质的控制等方面都要注意实施技术方案的安全可靠, 为统一的水景效果服务。其次, 使用栏杆、防滑铺装及路面、指示牌、路灯等方式, 保证在水边活动的人们的安全, 使用的材料要耐腐蚀。 
      (6) 经济实用性。在总体设计中, 不仅要考虑最佳效果, 同时也要考虑系统建造和运行的经济性。不同的景观水体、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水势, 它所需提供的能量是不一样的, 即运行经济性是不 同的。通过优化组合与搭配, 动与静结合, 按功能分组等措施都可以降低运行费用。 
      4 水景的生态设计 
      水景生态设计是指水景的构筑应与场地的生态存在(如阳光、风、水、地形、土壤、动植物等)及生态过程相协调, 并尽可能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 或者能予以补偿的设计形式。严格地说, 这是一项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或生态平衡的多学科的系统工程。 
      4.1 水资源利用及其处理 
      4.11 景观水源处理 
      目前, 我国大部分住区景观用水是以自来水为水源, 且利用率很低。面对水景用水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水景的设计手法来解决问题。对于居住区喷泉、瀑布、跌水、溪流等这些水景的处理可以多利用水泵和水处理设备, 采用循环供水的方法来造景[ 9, 10 ] 。对于溪流中的水也尽量以较薄的水层来展现, 通过水底下垫面的铺装和纹理的设计, 水景灯光照明, 植物景观的配植等造园要素的设计, 来表现水流和水面的质感、波纹和光影变幻, 丰富水景空间。这样, 在用水量较小的情况下, 也能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氛围, 从而达到减少水景的用水量, 节约用水的目的[ 11 ] 。多渠道获取水源, 充分利用非常规水, 特别是对城市污水回用及雨水资源化开发利用, 不仅能缓解水景水源匮乏的现状, 还能有效降低景观用水的成本[ 12, 13 ] 。 
      4.12 水质的处理 
      治理景观水体就是要改良水体的水质, 阻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终止腐败菌导致的腐败现象, 从而改变景观水体的微生物生态链的生物结构, 使生物结构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达到水体的修复[ 14 ] 。 
      (1) 天然促成法。就是利用大自然自身提供的条件, 通过适当的人工改造, 让水体复活, 使它具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如将城市水体与外部流动性水体相连接, 让外部流动性水体的水不断地接济, 而成为“活水”。 
      (2) 生态工程法。就是恢复整个水体生态, 恢复系统的合理结构, 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 让被破坏的水体生态系统进行有序的演替过程, 通过演替过程使水体生态系统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达到系统的自维持状态。 
      (3) 微生态修复法。是一种运用于住宅区水体中的静态水体的修复方法, 具有治本性、经济性、有效性和一定的时间性等特点, 对于住宅区静态景观水体的修复来说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15, 16 ] 。近几年, 在水景处理中通过建立人工湿地系统来净化水质, 并形成景观正逐渐为社会所接受[ 17 ] 。 
      4.12 水景设计中水生植物的运用 
      水生植物[ 18, 19 ]是园林水景及水体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在水体环境美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其它类型植物所无法替代的。水景设计中使用的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水生植物不仅是很好的造景材料, 更重要的是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 改善水质。从水生植物应用的历史、文人墨客的诗句、国内各大水生植物生产苗圃以及各类水景园林水生植物的应用现状来看, 国内水生植物的种类还是十分有限的。但是, 我国气候资源的多样性为我国引入各种类型的水生景观植物品种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 一些水生植物品种如纸莎草、梭鱼草、再力花、花叶香蒲、日本花菖蒲[ 20, 21 ]等逐步引入我国栽植应用。在进行外来资源输入的同时, 作为一个野生资源大国, 也存在着大量待开发的水生植物资源等待开发和利用。 
      在应用水生植物布景或造景时, 要注意植物的组合和搭配, 既要照顾水中也要考虑到驳岸边缘; 既要考虑到浅水区域, 又要兼顾到水域中央环境; 既要考虑水生植物品种丰富, 也要考虑水景组合中的季相搭配。将水生植物通过水面的大小宽窄、水流缓急、空间开合, 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前有后地把不同姿态、形韵、线条、色彩的水生植物种类搭配对比, 并与周围环境配合, 科学地配置在一起。同时应注重植物构成形式的稳定和景观的自然美, 力求模拟再现自然水景之美。 
      4.13 水景生态驳岸的处理 
      水景的生态设计除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之外, 驳岸[ 22, 23 ]的生态设计在水景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 24 ] , 相对水而言也是陆域的最前沿, 也是水景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不仅具有防水护岸作用, 还具有美化景观、连接人与水的亲密关系的作用。人们在观水时, 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接触水时, 也必须通过驳岸, 作为到达水边的最终阶段。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 直接关系到水景效果的独到和人性化。因此, 驳岸设计的好坏, 决定了水景能否成为吸引人的空间, 设计得好则会缩短人和水的距离, 有利于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不同驳岸之间多以景观节点或有特色的材料做连接点, 如亭台、顽石或是其它构筑物, 为水景添色。 
      5 结语 
      生态化可持续化的居住环境是广大居民的愿望, 可持续的住区水环境是理想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持续的住区水环境的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努力协调的结果。在可持续的住区水环境的设计中, 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冒进态度, 而应该因时因地因类制宜, 根据居住区的自然、经济、人文等各方面条件来选择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程度, 充分照顾业主、住户的接受程度, 不但要创造生态可持续的水环境, 而且要保证其可持续的运行与使用。设计师在进行居住区水景设计时, 要平衡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出发点, 不仅注重水景的景观与文化功能, 还要注重水景的生态功能, 利用各种各样的水体景观, 增加环境的灵性与美感, 满足居民的亲水需求, 创造出符合我国现状与未来发展的美观、自然、生动、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 1 ]  王善明1 “生态住宅”的设计与开发[ J ] . 安徽科技,2004, (4) .
      [ 2 ] United st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n) the habitatagenda goals and PnncPiels, commimtenst and globalPlan of action [ z ] . Istanblu1Trukey: United Naitnos Coferrence on human settlemenst, 1996. 
      [ 3 ]  李红蕾.住宅区水景设计反思与水景生态设计构想[ J ] .山西建筑, 2005, 31 (14) . 
      [ 4 ]  霍东林.城市居住区绿化要有生态园林意识[ J ] .绿化与生活, 2007, (4) .
      [ 5 ]  贾秉志.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探索[ J ] .城市设计, 2006 (2) .
      [ 6 ]  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 7 ]  俞孔坚.景观: 文化、生态与感知[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 8 ]  李永红.论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 J ]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7, 7 (3) .
      [ 9 ]  杨倩红.小区污水再利用浅议[ J ] . 住宅科技, 2003, (3) . 
      [ 10 ]  吕伟娅, 张派洲, 关丹桔.聚福园景观水的循环处理与雨水利用研究[ J ] .住宅科技, 2004, (9) .
      [ 11 ]  许艳, 陈刚.浅析现代住区水景的生态设计[ J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5) .
      [ 12 ]  张英霞, 付翠莲. 浅谈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 [ J ] .山西建筑, 2003, 15 (11) .
      [ 13 ]  陈辅利, 高光智, 巩晓东.生态住它小区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J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 19 (2) .
      [ 14 ]  谢爱文, 杨帆, 吕立群.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 J ] .江西林业科技, 2006, (5) .
      [ 15 ]  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 16 ]  孙永生.景观水体修复新技术: 静态水体微生态修复技术[ J ] .蓝天园林, 2004, (1) .
      [ 17 ]  邓保平.居住区人工湿地的设计探索[ J ] .园林工程, 2006, (8) .
      [ 18 ]  SCULTHORPE C D.The biology of aquatic vas - cular p la Ilts[M ] .London: Edw Arnold, 1967. 
      [ 19 ]  COOKCDK.Water palnts of the world [M ] .A manual for theidentification of the genera of freshwater macrophytes.The Hagus: W Junk, 1974.
      [ 20 ]  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 21 ]  柳骅, 夏宜平.水生植物造景[M ] .北京: 中国园林出版社, 2003. 
      [ 22 ]  镇列平.汉口沿江滨水区亲水空间研究[ J ] .华中建筑,2000, (3) .
      [ 23 ]  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 J ] . 中国园林,2003, (1) .
      [ 24 ]  Gregory S V, SwansonF J.McKee W A, et al1An ecosystemperspective of riparian zones [ J ] .Bio - Science, 1991,(41) .

      来源:园林学习网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3 16:5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