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巴黎:城市更新从细处入手
日期:2015-06-17 08:42  点击:336

  《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5月起施行。其实,“城市更新”不能算是个陌生的“新概念”。在欧洲,魅力之都巴黎的城市布局和风格近150年来没有大的改变——自19世纪中叶奥斯曼大刀阔斧改造之后,巴黎市中心几乎定了型。但多位建筑师和历史学家告诉记者,巴黎的城市更新脚步却从未停止,只不过更多从细微之处切入,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大拆大建的苦果

  “巴黎在以前的大规模城市改造中犯了错。”让·皮埃尔·勒·当泰克是巴黎拉维莱特高等建筑学院的前院长、著名历史学家。

  他用历史图片和资料解释道,当年主持巴黎重建的奥斯曼男爵在1852年到1870年间对巴黎改头换面。城市现代化的代价是,一大批社会底层的人被赶到郊区居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时间跳转到上世纪60年代,大批远离市中心的高层住宅拔地而起,被人们戏称为“兔笼”;受到蓬皮杜总统“巴黎要适应小汽车”观点的支配,环绕巴黎城的高速路也很快通车。这些改造虽然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难、出行难,但一系列问题逐步发酵。巴黎郊区公共交通欠发达,很多人依仗私家车进城,结果导致市中心拥堵严重;“兔笼”未考虑能耗问题;更深层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也在浮现,部分区域入住的多数是低收入者和移民,贫富差距拉大的同时,居民与主流社会也产生隔阂,近年来出现的本土穆斯林恐怖分子更是敲响了警钟。

  更新应运而生

  种种挑战来袭,建一座新城可不是巴黎人要的答案,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应运而生。

  法国政府2008年推出野心勃勃的“大巴黎计划”,当泰克的一个重要身份是项目顾问组成员。他认为,“大巴黎计划”就是要一一解决交通、生态环境和社会融合等城市病。

  巴黎市去年也启动了一项名为“巴黎创新计划”的竞赛项目,指定过去被忽略的地下室、屋顶和环城道路等23个“城市死角”,让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出谋划策,将之改造成未来巴黎的典范。负责城市规划的副市长密西卡表示,团队应该设计出多样的智慧建筑,兼顾居民的生活方式;设计能互助社交的公共空间,同时考虑商用空间、环保和高龄化居民问题。

  “当城市变得复杂,更新时就不得不综合考虑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因素。”法国著名建筑师勒内·亨利·阿诺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找到提高城市品质的切入点。

  打破各种边界

  打破城市中各种有形、无形的边界是巴黎城市更新的切入点之一。

  巴黎第六大学的Jussieu校区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是典型的上世纪70年代建筑风格,校区本身较为封闭,严谨的几何外形和钢筋水泥结构给人冰冷的感觉。建筑师在改造过程中,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增加绿化带等方式增强了大学和城市的关联。

  建筑师玛丽卡·碧欧所在的AS建筑工作室打算在环城高速路上做文章。从地图上看,小巴黎地区被环城高速包围,看似与外部隔绝,发展受到阻碍。项目计划建造横跨高速的住宅、办公楼或其他商业体,这将是巴黎首次允许建筑师们在高速路上空“建房子”。

  如何利用城市更新项目打破少数族群和主流社会的隔阂,是当泰克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巴黎北郊的拉库尔讷沃是著名的“孤岛”,移民问题、犯罪事件频发,一条高速公路将居民区和乔治瓦尔邦森林公园分隔开来。项目组实施的“大巴黎的中央公园”计划打算以公园为切入点,兴建多条跨越高速路的空中通道,将居民区与公园连通,同时在公园附近兴建部分住宅,吸引较高收入人群入住,实现该区域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居。

  “绿色”老建筑

  在老建筑中引入节能环保的理念也是巴黎城市规划的重头戏。

  玛丽卡·碧欧告诉记者,最近许多城市项目中改造了老建筑的供暖设施,将之并入城市集中供暖系统中,让垃圾焚烧和节能降耗形成良性循环。

  在法国广播电台大厦的改造项目中,设计师在中央塔楼与外围长廊的玻璃外墙均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建筑节能效率。而原本的地暖系统也被进一步优化,将冬季取暖用水循环利用作为夏季空调冷却用水。

  当泰克提醒,城市更新不要落入环保技术的误区。他告诉记者,一些标榜“生态”的住宅小区虽然使用了最新技术,但将老建筑铲平之后重建恰恰是最不环保的行为。他建议,尽量通过更新改造减少古老建筑的不利条件。“并不是经济和生态就能带来吸引力,巴黎需要保留一点诗意。”

  倾听更多民意

  “没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变化,巴黎以前的改造让部分专家拍板,现在则让更多公众参与。”当泰克以“大巴黎计划”为例,共有15个专家策划团队负责不同的子项目,基本都由建筑师牵头,团队里还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等等。他们的任务并非做决策,而是通过与地方政府、居民等利益相关方沟通,收集信息进而给予建议。

  更新计划在策划、立项阶段就充分咨询社区居民意见,这些例子不胜枚举——巴黎左岸改造、20区轻轨延伸……其实,巴黎市内还有很多不起眼的更新项目,如住宅、公园、街区……但身在其中的居民能够感受到生活品质的变化。“项目好坏不以规模和外观论。”在巴黎生活多年的景观建筑师方晓灵博士认为,巴黎的这种评判标准值得学习。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4 09:2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