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如何实现?强国富民是根本,文化复兴更是展现中国软实力的基础。
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自然责无旁贷,如何传承与弘扬,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对于长年坚守与耕耘在传统建筑文化研究、设计、建造与教育领域的业内人士来说,9月2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正式宣告成立,众多时常感觉“无家可归”的从业者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这一天来得太晚了!”来自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总工程师李卫感慨颇多,“不过总算来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时代也重新赋予我们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建筑要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就必须以中国精神为魂。”尽管年近八旬,但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的心目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永远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这也是她欣然接受邀请,担任传统建筑分会名誉会长的主要原因。
而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看来,“传统建筑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现阶段,发挥好传统建筑专业队伍的力量和作用,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迷失中回归本真
中国城乡建设在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广受诟病,“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古镇古村落消失、乡愁难以寻觅让许多中国人找不到自己根在何处。
难道,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代价就是大拆大建、迷失自我?难道,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就是高楼林立、喧嚣繁华?
步入21世纪后,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是否还有立足之地?中国优秀传统建筑能否独步于世界建筑之林?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是把文化内涵外化为物质形态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王素卿认为,传统建筑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明确,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传统建筑既然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就更加凸显出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则明确指出,要注重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化村落的保护,这充分表明了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的思路。
对此,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强调,中国传统建筑若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在人们的意识上培养“中国精神”,同时要有中华文化氛围和民族氛围,要让全社会都意识到中国建筑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中国文化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就必须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从今天开始,从事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广大同仁有了一个平台,我们将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为在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表示,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后,许多人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外国建筑,把中国传统建筑抛在了脑后。“未来,中国建筑就是要走中而新的道路,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脉继续发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创造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马国馨的心情也十分激动,他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深得人心,“尤其是传统建筑文化,长期以来是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没有很好地提炼和总结,今后要特别注重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把传统思想、传统理念、传统手法和现代意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建筑师要想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建设中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在设计实践中体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捍卫自己的尊严。尽管很难,会受到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干扰,但是没有个人的尊严,何来国家的尊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单德启的发言触动了每一位与会者。
做有灵魂的建筑师
对于热爱建筑事业的人来说,建筑是有生命的。赋予其灵魂的,是同样具有灵魂的建筑师。
做有灵魂的建筑设计师
日期:2015-06-12 09:25 点击: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