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论城市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日期:2015-11-13 14:20  点击:1090
      摘要: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逐渐醒来,开始
意识到环境和能源危机,风景园林设计流露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认识。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时代[1]。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使得生态主义的设计不再是停留在论文或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思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学  生态主义  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 
      引言 
      工业革命的爆发,推动了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居住条件也随之而上。为了表征现代化的来临,一系列城市现代化运动在世界各大小城市进行得轰轰烈烈。但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西方学家提出的“寂静的春天”一说,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2],“公有资源的悲剧”则揭示了资源枯竭归根于人类本性的丧失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而“地球资源极限”的提出,更警示了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的危机。这一切,都逐渐把人们从对美与形式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设计师开始明白运用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自然风比空调更健康。这些都是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之下,“设计尊重自然”的理念受到推崇,产生了更广泛意义上的景观生态设计。本文将以个人观点客观考量景观生态学理念在我们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一词首次出现在1937年德国地理学卡尔特罗(Care Trol1)撰写的《航空像片判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这个概念是在他利用航空照片进行东非土地利用空间的研究之旅中总结而来的。他在提出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因为看到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中各自的不足以及相互之间的互补关系。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研究考虑,才能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生物群落之间、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问题[3]。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并迅速在中欧传播开来。现今,其所谓的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并具备了自身的要素和特征。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   
      景观生态学理念中包罗的内容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从区域范围角度看,城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板块,在较小尺度上,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等结构要素而构成。在其中,各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流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生态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4]。 
      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并加以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 
      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植被等因素。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基于生态学原理,利用并再生场地现有的材料和资源 
      生态学中,有一远离叫做循环再生原理,即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并贯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始终,生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是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 
      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植物材料的选择 
      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一方面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配植结构,提高现有绿地上的绿量[6]。近年来,我国广大园林工作者根据园林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材料应选用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生态保健功能强、经济效益高和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地方特色和人文个性的园林植物为材料[7]。对于构建城市生态园林,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选用生态效益高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要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应考虑到植物的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各树种间和草木间群落的稳定性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树木间的生化相克和对人体产生过敏或有碍健康的各种问题都应考虑周全。在植物群落配置上,无论是广场或绿色隔离带或片林,都不应是纯林搭配,要乔、灌、草结合,从生态学理论讲,不宜建造过多的人造景物。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生态原则、互惠共存原则、物种多样性原则、生态效益原则和艺术原则等。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除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条件外,还应考虑植物相生相克性、阴阳性、观赏性,病虫害的交叉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整体功能性的发挥等都是配置园林植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8-9]。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和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暴发,常绿与落叶树种分隔栽植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耐阴灌木树种与喜光乔木树种配植,在增加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10-11]。 
      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大型植物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12]。 
      结语 
      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学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工程技术的支持、多学科、各专业的合作是未来生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发展趋势,进程中所产生的城市景观质量问题,是城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该问题,自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的自然生活、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景观生态学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景观生态学理念应用于城市绿地设计中,也是该趋势的时代发展之必然走向。通过城市空间环境的合理组织,使得景观生态学能够融合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功营造一个符合生态良性循环、内部布局合理、景观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朝着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向前,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所在。景观生态学理念也必将成为我们所有风景园林学子所必须遵守的理念,城市生态学的精髓也必将成为城市绿地设计中的重要指导思想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 《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 周曦,李湛东.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Silent Spring》[M]. 蕾切尔·卡逊. 译者:吴国盛. 美国 :Mariner Books出版社 .丛书名: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出. 1962. [3] 《城市生态学》[M]. 杨小波,吴庆书.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P215:2 [4] 《景现生态学》[M].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
      [3] 《城市生态学》[M]. 杨小波,吴庆书.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P215:2 [4] 《景现生态学》[M].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 
      [4] 《景现生态学》[M].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
      [6] 《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及其评价与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 王蕾,王志,刘连友等.2006,28(1):51~55 
      [7]  《城市生态园林树种功能性探讨》——《林业科技开发》  吴际友,程政红,龙应忠等.2004,3:69~71 
      [8]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探讨》——《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陈金印,王强.2006,12(4):70~72 
      [9] 《论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安徽农业科学》  史丹,李春涛,唐菲,王艳,等.2006,34(24):6501~650 
      [10] 《植物病虫害防治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张英杰,唐前勇.2006,34(20):5244~5245 
      [11] 《生态学理念在城市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薛金国,陈守耀,辛国奇等.2007,26(2):37~41 
      [12] 《城市环境绿化中的生态学原则》——《中国农学通报》成小英,梁伟,周青.2007,24(1):164~167

      来源:网络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3 16:3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