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园林企业的诞生才仅仅二三十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国较大的省会城市陆续成立了市级园林绿化公司或花木公司,少数私营园林企业则以苗圃的名义起步;1990年-1999年的10年,是园林企业创办和园林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城市绿化条例》的颁布,我国园林行业走上了健康快速成长的道路,随着国家、地方政府及各地建设的推进,尤其是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提高了对园林的认识,人均公共绿地从1981年的1.5M2增加到1999年的6.52M2,苗圃、花场、园建材料供应商及园林企业在全国增加到总量5万家以上;2001年至今,是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时期,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提出了全国城市规划建设区绿地率到2010年达到35%以上,达到人均绿地面积10M2以上;随着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进程,及我国经济逐步跨上中等偏后发达的水平,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笔者预料,未来20年,将是我国市政、城乡的公共绿化,社会投资的房地产、酒店度假区绿化,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等同步发展的全盛时期,此时,政府将继续支持行业发展,国家、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于园林绿化的多元化投入将持续加大,我国人居环境将有更大的改善。
面对我国园林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我国园林企业任重道远,将有着神圣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笔者认为,未来园林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将有下述特点:
一、未来园林企业的发展和竞争态势
1、园林企业向资金密集型发展
由于园林企业从前期项目招标、景观设计、工程原材料采购,到工程施工、项目维修质保等各个业务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而业主对园林工程结算和园林企业对材料供应商及分包商结算存在时间差异,导致园林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占用了大量运营资金。另外,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及园林行业的发展,资金实力已成为国内园林企业承揽项目和实施运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上述客观情况决定了园林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
2、宏观调控对园林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园林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有针对性的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在短期对国民经济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但是从长远看,其对园林行业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园林行业发展,政府在公共环境和景观绿地建设的投入受宏观调控影响很小,相关投资仍将维持增长状态,而在社会投资的房地产园林市场领域,在宏观调控有利于房地产业发展时,房地产市场的开发量必然增长,园林市场规模也会随之增加;当宏观调控不利于房地产业发展时,市场低迷必定加剧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园林景观营造作为房地产业的重要竞争手段之一,同样要求房地产企业保证甚至加大在园林方面的投入,这也将进一步扩大园林行业市场规模。此外,宏观调控有利于规范园林行业市场竞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份额将向优势品牌企业集中。
3、行业发展受上游原材料市场的制约
园林项目的营建主要分为两部分: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园林项目中的软质景观(植物配置)使用材料主要是花卉苗木,从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看,符合使用规格的苗木供应量远低于市场需求,特别是大规格苗木和特色苗木储备量严重不足,造成绿化材料价格在最近几年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园林项目中的硬质景观部分(园林建筑、亭廊花架、园路小桥和园林水电等)与建筑业相似,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资源性原材料(如木材、钢铁)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上游原材料配套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园林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4、园林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提高
风景园林行业的下游企业为园林景观的需求者,包括政府部门及相关基础设投资建设主体、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具有自我绿化需求的企事业单位等。由于政府公共园林以地方政府为投资主体,行政区域划分决定了政府公共园林项目的市场集中度不高。另一方面,截至2006年底,我国房地产企业共5.6万家,而据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的报告,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24%,房地产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也决定了该领域园林市场集中度不高。目前,国内有施工资质的园林企业总量已超过15,000家,但是具备跨区经营能力的企业占比很小,这反映出目前园林行业市场较为分散,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必然走向适度集中。
5、中小型园林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
虽然中小型园林企业是园林市场的竞争主体,但是其既不具备资金实力,又不具备技术和管理优势,业务拓展比较困难。这类企业通常采取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承接业务,业务区域比较集中,企业经营状况一般,人员流动性大,导致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积累过程较慢,大部分企业在短时期内难以迅速发展壮大。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占园林企业总量的95%以上,能保持持续经营的企业却比较少,不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行业市场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它们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6、大型园林企业的竞争日趋良性化
国内大型园林企业主要由两类主体构成:各级园林局下属事业单位改制设立的企业和专业人员设立的民营园林企业。园林局下属事业单位改制设立的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资产规模和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人才储备丰富。因该类企业与政府部门有着历史渊源和广泛联系,其普遍将主营业务放在政府公共园林项目领域,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受制于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该类企业在社会投资项目领域(如房地产园林行业)竞争力较弱。相反,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通常将主营业务定位于市场化程度高的房地产景观等社会投资项目领域,该类企业凭借低成本、高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由于缺少政府背景,该类企业较少涉及政府公共园林工程项目。近几年,大型园林企业为分散业务集中的经营风险,凭借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其他相关业务市场,企业间市场竞争因此日趋良性化。
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和行业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园林行业将出现新一轮的整合,优胜劣汰的局面会更加突出,一些中、小园林企业会逐步被淘汰,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园林企业将乘势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市场秩序也将进一步规范。
二、构成园林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
1、业务拓展能力
据"六家联合行业调查报告"2006年被调查的82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企业(注1),工程营业收入起过2亿元以上的占3家,大多数企业的营业收入都在2亿元以下。设计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
2、企业获利及缴税能力
同上调查报告,2006年实现利润额200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有2家一级企业。
同上调查,仅有两家企业缴纳税金额超过了1,000万元。
3、跨区域经营能力
全国一级园林企业中,其跨省市分支机构实现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共有3家。
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有关规定,合同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园林绿化项目,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均可进行工程施工;合同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可进行工程施工,其中:合同金额在500-2,000万元的项目,竞争较为激烈;合同金额在2,000万元-5,000万元的项目,竞争程度次之;合同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受企业综合实力的限制,只有少数园林企业可获得合同机会。
4、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
拥有较高等级的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和城市绿化资质,以及拥有相应的经验和实力,能够为园林项目提供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
例如,在政府公共园林项目及其他大型项目中,拥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和城市绿化一级资质是招标的重要入围条件之一;
而设计业务与施工业务市场的开拓往往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不仅有利于景观设计业务为工程施工业务提供丰富的项目信息,有利于工程施工业务的开发,也有利于工程施工项目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给景观设计业务提供更多的客户资源,双方互为依托,相辅相成;设计-施工一体化园林建设总承包,能更好地将设计理念和工程施工相结合,创造精品工程,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还可以将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如在设计方案中可适当考虑更多使用自身的绿化苗木储备、利用企业已有原材料供应渠道资源等,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项目品质。
5、苗木资源优势
苗木资源是构成园林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工程项目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绿化档次的提升,园林工程对于各类苗木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对大规格苗木和特色品种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加,苗木资源成为影响园林企业设计、施工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6、客户资源优势
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品牌优势、跨区域经营能力、设计-施工一体化和苗木资源等优势,可获得优质的客户资源,从而保证了业务的稳定,并有利于通过与客户的合作互动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7、技术优势
企业对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和积累,尤其是在结合施工和苗木生产的关键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中,同时,企业培养和锻炼技术队伍的能力,是否拥有经验丰富、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队伍,是完成高质量园林项目的可靠技术保障。
8、人才优势
注重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引进、挖掘和培养,是我国园林行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构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法宝。
企业管理团队和业务技术骨干的合作,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也有利于提高业务技术骨干和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保证骨干队伍的团结与稳定,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9、质量管理优势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具体是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使全体员工通过培训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执行落实质量管理措施。
三、影响园林企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其他因素
1、风险因素:包括季节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应收账款发生坏帐的风险、企业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等,都会左右园林企业的发展和竞争。
2、行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正面影响因素:包括制定符合全行业的行业发展规划,并根据全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制定应对措施;制定及完善政府园林工程招投标政策,组织编制全行业的中长期园林科技发展规划划,组织全行业的产学研合作交流等,都将对园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竞争产生积极作用。
注1:见2006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由中国建设报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全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联谊会组委会、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风景园林杂志社联合发布。
(作者:杨镜良,广东棕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