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加域内森林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根据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决定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为目标,紧紧围绕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突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创建宗旨,扩大林地面积,提升森林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形成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为建设美丽开发区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
全民发动,全民参与通过3年努力,争取超额完成市下达我区的2.5万亩造林任务,达到国家森林城市验收标准。
1.到2018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11平方米以上。城区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基本满足市民游憩需求;城市建成区乔木种植占绿地面积60%以上。
2.公路、铁路等通道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因地制宜开展乔木、灌木、花草等多种形式的绿化,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森林景观通道。
3.大沙河、七里河、牛尾河三条主要河流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堤岸防护林,绿化率达到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4.建设完善的农田林网生态体系和优美宜人的村庄绿化环境。路旁、堤岸、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庄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
5.启动创建后,杜绝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注重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树种及其他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树种,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
6.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杨树、国槐、榆树、白蜡、法桐)为主,提倡种植桃核、苹果、桃、杏等经济林,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城市森林树种丰富多样,城市建成区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株行距以3*4和2*5米为主,林下发展苗圃等林下经济。要按照“六统”原则,坚持“三大一深一优”,挖坑标准必须达到60公分见方,一律采用打坑机机械作业,确保坑穴质量、搞好后期管理工作。
7.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支持率和满意度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