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看点:北京未来城市规划建设重点
日期:2016-07-12 14:11  点击:222

  近日,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作为一份首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务实性的文件,从7方面共36项具体措施对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行了明确要求,其中涵盖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多个方面。本刊对该《意见》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出揭示北京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趋势的13个关键点,以期为行业企业把握未来建设机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点一:

  2016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工作

  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出发,突出国际一流、文化传承、破解难题、改革创新等重点问题,强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明确到2030年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并远景展望到2050年。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首都圈,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法定程序,坚持开门编制规划,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2016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关键点二:

  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

  “统一坐标系”

  实现总体规划层面的“多规合一”。2016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图合一,实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

  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多规合一”。将街区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基本单元,逐步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空间等专项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融合,实现多规划在街区层面要求衔接、内容统一、管理协调,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坐标系”。基本实现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不得进行建设。

  关键点三:

  强化“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

  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将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红线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框架。制定差异化的“三区”管控政策,生态红线区强化生态底线管理,探索建立生态用地储备制度;集中建设区严格落实建设边界,优化功能结构,集约高效发展;限制建设区实现“减地增绿”,推动集体建设用地腾退集中。加强全市空间管控目标任务分解,区政府落实属地空间管控责任,编制年度实施方案。

  关键点四:

  贯彻建筑设计新八字方针

  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强化自然山水特征,突出首都历史文化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对重点区域的城市空间形态、景观视廊、公共空间、建筑高度和风貌等进行全面控制和引导建立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全挂钩的工作体制,将城市设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全面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设计要求。完善建筑设计决策评估机制,倡导开展建筑评论,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着力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一流建筑师队伍,建立责任规划师和责任建筑师制度。

  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依法逐步打开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充分挖掘城市边角地、畸零地及闲置空间,不断提高公共空间覆盖度。通过衔接大型设施、建设城市绿道、优化滨水空间、打通步行道、“拆墙见绿”等多种有效手段,构建便捷可达、多层级、成网络的公共空间体系。建立公共空间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从管理维护到共建共享的有效衔接机制等。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5 17:5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