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关于某学院湿地净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技术参数公示
日期:2015-08-27 15:21 点击:254
|
河南郑州关于某学院湿地净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技术参数公示 |
来源:
日期:
2015年8月21日 |
|
各潜在供应商: 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受某学院委托,就湿地净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进行公示,依照“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豫财办购[2007]20号文件相关规定,现将招标项目技术参数及功能描述网上公示,请各潜在供应商对公示的内容是否有倾向性、歧视性、排他性等内容提出意见或建议。 所有意见或建议应于2015年8月24日下午17:00(北京时间)前以书面形式向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提出 (加盖单位公章且法人签字),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亲自携带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本人身份证件(原件)一并提交(邮寄、传真件不予受理),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陈奇 电话:0371-56058517 地址:郑州市农业路文化路80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院内原后勤小院111室 河南省教育招标服务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本项目分湿地设计、施工与湿地景观设计、施工两部分组成。湿地建设是将校园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出水通过湿地进一步净化后作为景观用水;景观建设是对湿地周边进行景观及异地景观进行设计与施工。 一)水面处理部分: 校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2000m3/d,拟用于湿地建设的设计区域面积约16800m2,洼地面积约8000m2,塘边局部坡地形式,设计区域岸线凹凸流畅保持完整。 1、池底的防渗处理:池底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3,池底做防渗处理,加设“土工布”一层。 2、填料的使用:湿地床应由表层土层、中层砾石、下层小豆石等三层组成。其中,表层土层钙含量应为为:2-2.5kg/100kg,铺设厚度0.2-0.3cm;砾石层粒径为6-100mm,铺设厚度0.4-0.7m。 3、进出水的布置: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采用多孔管或三角堰等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出0.5m。出水区的末端的砾石填料层的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并设置旋转弯头和控制阀门以调节床内的水位。 4、水位的控制:当接纳最大设计流量时,进水端不能出现雍水现象;当接纳最小流量时,出水端不能出现填料床面的淹没现象;有利于植物生长,床中水面浸没植物根系的深度应尽可能均匀。 5、本项目采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塘”相结合的技术实施湿地生态建设,其中各项技术措施要求如下: 1)挺水植物:投标设计方案中必须明确挺水植物的作用、面积、位置等基本内容,主要从景观效果角度进行设计,兼顾便于养护要求,面积控制在治理水域总面积的10%以内,另从景观上考虑种植部分浮叶植物(如睡莲等)。 2)沉水植物塘:投标设计方案中沉水植物覆盖率不得低于治理水域面积的80%。 3)在采用上述主要技术手段基础上,投标人认为有利于水质改善的其它辅助措施(如水生动物、浮叶植物等等),可以在投标设计方案中加以补充并说明理由和实施详情。 6、湿地建设施工采用的具体治理技术措施应保证本地区水生态系统不会受到不良影响(附承诺书)。 二)景观处理部分: 本项目拟用于湿地景观建设,南北长约200m,东西长约100m,环道长约750m,塘边现有乔木成型长势良好,详细设计内容为:景观及植物的设计;景观路的设计;景观长廊、景石、凉亭等的设计;景观照明及电气系统设计;其他异地景观设计等。 1、湿地及周边景观绿化建设包含但不限于以上项目设计内容,在保证湿地水生态修复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依照项目概算及现场实际情况允许合理增加异地绿化景观等建设内容。 2、结合现场地形,以原有绿色植被为依托,设计亲水平台、特色景墙、景观亭、亲水桥、荷花池、潜流型、垂直水流型等多种以水景形式形成层次丰富湿地景观。以湿地区域为中心,两岸形成绿廊,形成生态景观链,串起沿岸景观节点,并控制空间视线的开合收放,在生态的肌理上,体现丰富的景观效果。 3、设计中涉及到的水生植物种植,边坡绿化,电气线缆、景观灯具、景观标识、工艺设备、工艺所需材料及其他附属设施等的安装工程。 4、设计中的构(建)筑物的工程施工及相关的附属工程施工等。 5、绿化植物种植成活率为100%,未成活部分应及时补栽补种,验收时所有树木均应成活一年以上且长势良好,树冠形状符合要求。 6、植物种植包括苗木采购、运输,种植前的种植环境准备,种植时的用工用料和机械使用,种植后绿化地周围的清理、养护、施肥、除虫、修剪、栽植树木支撑、水电费、管理费、利润和投标人认为可能发生的风险费用等。 三、其他要求 投标人应现场踏勘,与招标人积极沟通后,提交自主设计的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包括本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及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案等。 1、投标人中标后,项目的组织实施应充分采纳甲方建议,经甲方确认后方可进行组织施工,未经甲方认可的调整或方案变更,招标人均不予认可。 2、投标人提交的生态治理技术方案须兼顾水质改善目标和景观效果,适当布置景观节点的要求。 3、本项目实行设计、施工(包工包料、包养护管理、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文明施工等)的总承包。 4、招标人提供图纸资料电子档一份(仅供参考),实际工程量计算应以投标人现场踏勘实际测量及设计数据为准。 四、植栽配置原则: 1、多层次水生及陆生植栽配置,以创造多样性栖地环境。 2、水生植物覆盖率宜控制在以内,保留一定的空白水域,以满足各种生物的生存需求。 3、植物栽种时採群落分区方式配置,避免物种之间过度竞争。 4、强势物种需隔离配置,以免过度扩散、排挤弱势物种的生存空间。 5、睡莲、芋等根茎、球茎及种子植物类植物,可以种植在浅水处,将其作为磷去除的优势植物应用。 五、后期维护标准: 1、项目完成进入维护期后,应使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体生态系统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实现水体自净和景观提升。通过恢复水生态系统,完善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形成全面稳定的生态平衡,并建立后续生态平衡维护保养体系。 2、对维护水体定期进行水面保洁工作,定时打捞水面漂浮垃圾、落叶、泡沫等不利于水体景观效果的漂浮杂物,保证水面清洁、美观。 3、种植后绿化地要专人维护,实施定期清理、养护、施肥、除虫、修剪、栽植树木支撑等工作。 |
|
【打印】【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