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30日),在以“卓越城市,魅力水岸”为主题的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上,多位专家就上海“一江一河”关注的重点问题,探索滨水区发展的最佳路径。
浦江成全域旅游空间
去年获批的“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总体目标愿景。黄浦江、苏州河将如何打造与之相匹配的世界级滨水区?
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唐凯先表示,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2017年底,黄浦江45公里岸线滨江公共空间如期贯通。2018年初,本市又提出推进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徐毅松指出,对标国际一流滨水区,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在规划、建设、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落差,必须对新时代的发展诉求进行再认识。黄浦江沿岸经历20余年综合开发,成为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被定位为全球城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苏州河更强调生活气息,沿岸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滨水景观,是密集城市中稀有的城市开敞空间,被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孙雪东认为,上海将黄浦江作为城市发展的集中展示区,形成水陆联动、多元体验的全域旅游空间;通过小微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营造,将黄浦江沿岸塑造成世界一流的城市公共客厅,真正做到“还江于民”。
滨水公共空间全贯通
徐毅松透露上海进一步策略和行动:黄浦江沿岸贯通将继续从核心段向南北推进。上海将最大程度实现滨水空间开放,并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网络,为市民提供类型丰富、舒适宜人的公共活动区域。“首先,采取第一层面贯通、腹地绕行等差异化方式,实现全线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其次,加强滨江与腹地联系,建设慢行缝合的两岸空间,核心段慢行通道平均间距不超过200米。再建立高品质服务设施体系,统筹配置便民服务、应急医疗等设施。”
浦江两岸是上海历史风貌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徐毅松表示,上海将延续和强化文化风貌特质,加强历史建筑和场所的公共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比如民生码头位于浦东滨江,码头内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我们结合贯通工程进行建筑改造,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展示等多元功能,重新定义了滨江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
徐毅松说,上海还将规划增加公共绿地,打造滨江互联互通生态网络。为保障滨水天际线,在三林滨江南片,规划建筑高度从滨江至腹地分为三级。比如,滨江第三线,湾区东侧展开的住宅塔楼高度在45-60米之间,地铁站点周边设置2座不大于80米的住宅塔楼。
苏州河将添旅游码头
结合苏州河的定位,上海将加快沿河各片区文化、创新、生活服务功能建设。其中包括强化水上旅游功能、策划主题游览线路、新增7处旅游码头,开展龙舟赛及皮划艇等水上活动。
徐毅松指出,对接“上海2035”目标,一河两岸地区将打造苏州河历史文化之旅,形成滨水活动中枢、文化艺术地标和市民休闲地带。上海将依托里弄风貌区、博物馆、滨河绿地等资源,营造公共、丰富的滨水环境。
据介绍,苏州河中心城段将在2020年前实现贯通,打通64个断点,同时在北苏州河路、南苏州河路、光复路等核心段道路采取机动车管制措施,增加慢行空间,提升环境品质。对近期无开发意向的地区,在2020年前预留退让6米防汛通道,结合通道设置休闲步道,实现临河可见河。
浦江成全域旅游空间
去年获批的“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总体目标愿景。黄浦江、苏州河将如何打造与之相匹配的世界级滨水区?
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唐凯先表示,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2017年底,黄浦江45公里岸线滨江公共空间如期贯通。2018年初,本市又提出推进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徐毅松指出,对标国际一流滨水区,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在规划、建设、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落差,必须对新时代的发展诉求进行再认识。黄浦江沿岸经历20余年综合开发,成为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被定位为全球城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苏州河更强调生活气息,沿岸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滨水景观,是密集城市中稀有的城市开敞空间,被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孙雪东认为,上海将黄浦江作为城市发展的集中展示区,形成水陆联动、多元体验的全域旅游空间;通过小微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营造,将黄浦江沿岸塑造成世界一流的城市公共客厅,真正做到“还江于民”。
滨水公共空间全贯通
徐毅松透露上海进一步策略和行动:黄浦江沿岸贯通将继续从核心段向南北推进。上海将最大程度实现滨水空间开放,并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网络,为市民提供类型丰富、舒适宜人的公共活动区域。“首先,采取第一层面贯通、腹地绕行等差异化方式,实现全线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其次,加强滨江与腹地联系,建设慢行缝合的两岸空间,核心段慢行通道平均间距不超过200米。再建立高品质服务设施体系,统筹配置便民服务、应急医疗等设施。”
浦江两岸是上海历史风貌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徐毅松表示,上海将延续和强化文化风貌特质,加强历史建筑和场所的公共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比如民生码头位于浦东滨江,码头内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我们结合贯通工程进行建筑改造,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展示等多元功能,重新定义了滨江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
徐毅松说,上海还将规划增加公共绿地,打造滨江互联互通生态网络。为保障滨水天际线,在三林滨江南片,规划建筑高度从滨江至腹地分为三级。比如,滨江第三线,湾区东侧展开的住宅塔楼高度在45-60米之间,地铁站点周边设置2座不大于80米的住宅塔楼。
苏州河将添旅游码头
结合苏州河的定位,上海将加快沿河各片区文化、创新、生活服务功能建设。其中包括强化水上旅游功能、策划主题游览线路、新增7处旅游码头,开展龙舟赛及皮划艇等水上活动。
徐毅松指出,对接“上海2035”目标,一河两岸地区将打造苏州河历史文化之旅,形成滨水活动中枢、文化艺术地标和市民休闲地带。上海将依托里弄风貌区、博物馆、滨河绿地等资源,营造公共、丰富的滨水环境。
据介绍,苏州河中心城段将在2020年前实现贯通,打通64个断点,同时在北苏州河路、南苏州河路、光复路等核心段道路采取机动车管制措施,增加慢行空间,提升环境品质。对近期无开发意向的地区,在2020年前预留退让6米防汛通道,结合通道设置休闲步道,实现临河可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