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张卫: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树
日期:2017-06-08 15:06  点击:673

  西施园林科技集团董事长张卫相信,科技创新永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生命不息、种树不止”的诺言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应该以科技的力量为贫瘠之地带去“生命”。近年来,西施园林开始依靠自身的专利技术朝着矿山治理、沙漠治理、石漠绿化进军。

  俗话说,“辛勤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创业路上的艰辛让张卫不愿多谈,当初毅然从英语教师岗位离职的张卫在九十年代下海潮中从家乡益阳来到深圳,尝试过外企翻译到养花姑娘的职业转换,创业初期的苦与累如今回想起来也只是淡然地一笑而过。张卫提及更多的却是创业之初自己是第一个在花卉市场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养花姑娘。

  从最初的5000元技术转让费收入到2013年总签约愈3个亿,完成工程量1.5个亿,创税600多万元的集团企业。也许就是从创业开始,张卫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西施出塞”成为首个防沙治沙的女企业家

  梦想从来都没有因为时间而褪色,张卫说,“第一次看到一望无垠的沙漠不由得感叹自身力量的渺小。”荒凉而巨大的沙漠给了张卫一个“难题”,同时当地人告诉她是第一个治理沙漠的女企业家又再次使得她不服输的性格开始有了新的梦想。

  5月的江南水乡益阳正是鸟语花香之时,而在北方的沙漠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此刻,张卫正裹着黄沙在中蒙边贸铁路附近察看一段2公里的实验路段。多年前,西施园林就通过自身的防沙治沙技术开展沙漠绿化研究。

  去年,因为一篇《中蒙边贸铁路投42.7亿陷窘境风沙侵蚀有煤运不出》的报道使得张卫有了去中蒙边贸铁路防沙治沙的想法,带着西施园林的治沙专家开始了这段2公里铁路维护的防沙治沙实验。“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如果实验成功的话我想全线推广,这样就解决了当地需要大量人力维护铁路运输的大问题。”张卫此时从办公室的书柜里拿出去年的报纸,指着这篇文章说道。

  西施园林治沙专家娄志平有着多年的治沙经验,娄志平介绍,只要在流动沙丘顶部的沙脊线上实施一道高度30cm的沙障,这个流动沙丘就会被牢牢地固定住;而当沙脊线上的沙障被拦下的流沙堆埋到高度小于5cm时,只要及时把沙障提拔抬升起来,这个流动的沙丘就能以沙障为脊顶向上堆高,使沙障如万里长城一样随沙丘的沙脊线延伸,沙障下的流动沙丘就被固定住,成为渐渐增高的、可有效拦截流动沙漠的拦沙坝。此“八字形网笼沙障法”已经通过国家级的沙漠风洞实验证明,为防沙治沙又提供了一种利用流动沙丘和沙漠流沙治理沙漠的新方式。

  日前,张卫被推举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石漠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由她牵头承担的国家“裸露坡面植被恢复综合技术研究”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果。

  “妙手回春”大面积推广珍稀苗木带动农民增收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松,这种来自侏罗纪时代中国特有品种在野生环境下尤为稀少,为挽救国家频临灭绝的珍稀苗木,西施园林与中南林科大合作研发种植了水松、榉木、巴东木莲等二十多种属于国家的一、二类珍稀苗木1000多万株。

  张卫说,“珍稀苗木的种植我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带领农民发财致富,提高发展高效生态林业。”2013年,西施园林在桃江县高桥乡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让农民“零风险”种植受益,西施园林共发放珍稀苗木67800余株,免费提供农药、化肥、技术指导。张卫计划三年内携手益阳农民种植1000万株珍稀苗木,打造全国最大的珍稀苗木基地。

  自古经商之道,轻利重民,张卫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让同心同德的员工富裕起来,为员工追求精神和物质的幸福指数是她的最大心愿。现在,西施园林入职员工平均工资达5000元以上,五分之一的入职员工年薪10万以上,对于通过学习考试持证上岗的员工奖励月薪在1000元至3000元。至今,深受员工爱戴的张卫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办公桌上由员工送给她的那匹骏马奔腾的雕塑。

  与花为伴,为树而舞,从养花姑娘到集团董事长,角色的转变并没有磨灭当初的创业激情,反而是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2010年,西施园林在常宁市投资2700余万元建立5万亩油茶基地,2013年收购湖南园林,投入百万元资金进行科研开发,科研团队著有专业论文10多篇,作为拥有矿山治理、沙漠治理、石漠绿化专利13项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朝着美丽中国的道路上迈出自己坚实的脚步。

  张卫说,“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我反而觉得辛勤与坚持是一直伴随我的品质。”对于每天坚持工作16个小时的企业董事长而言,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作为企业的生命之树,那么辛勤与坚持的美好品德想必是一个成功企业家所掌握的成功之匙。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8 02:5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