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先弄清楚城市的地脉和文脉再谈“双修”
日期:2017-07-12 09:36  点击:657

先弄清楚城市的地脉和文脉再谈“双修”

高翅

  城市生态,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什么是生态城市?城市生态,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是有限的,利用是有效的,发展才可持续。

  我们不能狭义地将生态理解成自然生态,将园林当成绿化。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三个“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提出培育特色小镇。

  什么为特色小镇?我认为关键是要“宜居宜业宜游”。首先是居,美丽宜居,你脏乱差的空心村不行,是吧?第二,业,人民乐业安居,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最后才可能是有品质的休闲旅游。武汉市的特色小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大致都得要做到准确定位,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

  城市“双修”,就是解决三个空间:

  生产、生活、生态

  城市“双修”,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个空间,生产、生活、生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结构。 

  生活空间,应该是宜居适度的。有的住区,容积率在4以上,是“蚁居”不是“宜居”。就狭义自然的生态来说,我们武汉,就是山青水秀,我们号称百湖啊。

  你山青不青?水秀不秀?我说山青,山上有些东西就得清走!武汉市山上还有不少该清的没清。要清理!要清除!要清扫!过去山头被侵占太多,这些年清了不少,但还有与山水格局不协调影响城市整体风貌的没有清。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其实武汉市的山水格局就决定了武汉市的风貌与特色。

  城市跟人一样,是有气质的

  “城市双修”是为了什么?除了立体空间的合理、平面布局的协调,更重要的是风貌。风貌应该是整体的。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城市跟人一样,是有气质的。

  我们就看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荆州,气质一样吗?不一样。洛阳遍地牡丹花开很合适,你要把牡丹搬到荆州、武汉合适吗?武汉的街头摆上南方的叶子花,合适吗?

  植物的应用要与城市的气质和公共空间相匹配。“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特定气质。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城市和园林从来没有分开过

  城市特色风貌离不开园林。你看看我们过去老祖宗建得好的城市那些风貌,没有那些园林这些城市有风貌吗?苏州如果没有这些园林,城市它是什么?扬州的风貌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

  城市和园林从来没有分开过。你说历史,不说琴台吗?那不是园林型的地标吗?你现在说黄鹤楼,是不是地标?说来说去武汉市地标,你楼盖得再高没人记得你,没人记得住。是吧?因为你很快被别人超了。你竣工了我再加一层不就完了。
我们不要理解标识性就是造型独特的超高层建筑或者一个硕大无比的广场,其实从来都不是!古今中外,真正成为地标性的广场,鲜见巨无霸型的。恰恰它是一种场所,是富有精神的场所,而且是尊重自然并使历史文脉得到延续的一个场所。

  过去外地人提及武汉记忆通常戏说为”四菜一汤“(黄鹤楼、归元寺、琴台、省博、东湖),它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风景园林成了武汉标识,因为它有唯一性、地域性,反映了武汉的地脉和文脉,是特色风貌的重要组分。武汉市的风貌如果把我们的山水格局变了,就不是武汉了。所以我们在讲到城市和生态的时候,不能狭义,尤其是双修。

  首要做的是摸清家底和脉相

  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如果没有风景园林先期引导,其效果是要打折扣的。比如说,要完善绿地系统,要增加绿色公共空间等等。我说的“绿色”不仅仅是看得到的绿色,还包括低碳这种发展理念在里边,是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包括说“改旧”。

  我们理念要更加拓宽,我们园林系统的人一定不要仅仅盯着“生态修复”,一定要是城市“修补”。这两者本来都是分不开的。山体修复、水体治理、废弃地修复等等,涉及各个部门,风景园林先期从规划层面引导会让城市更宜居,风景园林是顺应自然基础上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城市文脉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做的就是城市生态环境评估。这实际就是摸底、清查,就是要知道我们所生存、生产、生活、所利用的土地的本底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不清楚,至少这个信息不全面,这是做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前提条件。这个评估就是全面弄清城市的地脉和文脉,编制城市脉相,使之成为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底图。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3 23:48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