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鲜切花规模不断壮大,布局日趋合理,优势更加突出,产品更加丰富,行情稳中有升,花农收入持续增长,全省花卉产销形势良好。
据云南省农业厅花卉产业处统计,今年1-3月,云南鲜切花种植面积达16.9万亩,同比增长7.6%;鲜切花产量达24.9亿枝,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量为1.65亿枝,出口额达6597.57万美元。
云南与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美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并称为世界上最适宜鲜切花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
2017年,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鲜花79亿枝,交易额达65.5亿元,仅次于全球最大的花卉植物交易平台——荷兰皇家花荷拍卖市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鲜切花产销地。
具体来看,今年云南鲜切花产业呈现不少新亮点。
首先,鲜切花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鲜切花生产逐渐从昆明、玉溪等滇中适宜区向红河、楚雄、曲靖等地区拓展。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等拳头优势品种市场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种植面积领先全国,洋桔梗、绣球、彩色马蹄莲、大花蕙兰等新优切花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瞩目,发展势头强劲。
其次,生态高效生产呈扩大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花农开始探索生态高效生产新模式,按照“零排放”的原则,不断增加投资,逐步改进原有生产基地设施设备,充分利用水肥一体化、智能化和数据化等现代农业技术组织生产,实行无土栽培,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目前,采用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的鲜切花生产达6000亩,涉及玫瑰、康乃馨和洋桔梗主要切花品种,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明显提高。以玫瑰为例,每平方米玫瑰切花年产量达200-250枝,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同时,随着花卉电商的兴起,大众消费势头更猛。云南鲜切花交易方式主要有传统交易、拍卖、电商和直销,目前云南有近千家电商企业和淘宝店,其中入驻云南的大型电商有20家左右,电商销售量占全省鲜切花销售总量的1/3左右,电商已成为继传统交易和拍卖之后的主要销售方式。
电商的兴起和发展,有力地拓展了“云花”终端市场,培育了新的消费群体,对调整花卉供给侧结构、稳定全年鲜切花市场行情、推动云花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互联网+花卉”发展进程,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年鲜切花产业的亮点还在行情中有所体现,稳中有增为其主要表现。云南鲜切花生产商调控能力增强,生产盲目性减少,优质花比例明显提升,鲜切花量增价稳。
今年一季度,主要切花均价在每枝4.24元,较去年一季度上涨3.69%。传统四大切花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玫瑰均价为每枝2.08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1.22%;康乃馨均价为每枝0.8元,同比上涨6.05%;百合均价为每枝4.98元,同比上涨20.68%;非洲菊均价为每枝0.72元,同比上涨81.63%。
“金辉”“红唇”等自主研发新品种和“蝴蝶”“果汁泡泡”等引进的玫瑰新品种行情居高不下,最高均价达到每枝3-6元,已同厄瓜多尔等国的进口产品相媲美。
此外,今年的鲜切花消费特点也十分突出。一是新优品种备受瞩目。实用性强、花色丰富、投入小的切果、切叶,以及芍药、向日葵等种类关注度升高,后势走强。二是节日和特定日期消费火热,春节、情人节、妇女节、清明节等节日性消费量价齐增,节日后“惯性行情”持续时间拉长,从而稳定了一季度鲜花行情。三是好花好价的规律依旧突出,优质花的价格年均增幅达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