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济南植物园科普馆、佛慧山东南入口绿道连接桥、千佛山广场、锦阳川河道景观绿化等城市发展新格局生态景观建设项目13个;新建历城区济南国际贸易中心中央公园(一期)、市中区九曲庄古槐园等各类公园100处,已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新建历下区扁石山-西山子绿道、槐荫区腊山河绿道等各类绿道项目15个、100公里;新建黄河大道、旅游路东延等道路绿化建设项目11个;整治提升行道树项目13个、10000株;实施立体绿化项目1个、10000延长米;实施历下区燕山小区、市中区铁路南苑小区等老旧小区绿化提升项目13个、38万平方米;实施章丘区官庄街道、莱芜区苗山镇等山体生态造林项目7个、1.2万亩;实施济南市林场金鸡岭片区、钢城区寄母山林场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10个、8.8万亩;实施森林健身步道项目1个、100公里。项目建设完成后,全市将新增绿化面积600余万平方米,“公园城市”大美形态日益彰显,“入则自然清幽、出则繁华拥簇”的美好生活图景将在泉城济南徐徐展开。
济南2023绿道项目(部分)
扁石山-西山子绿道位于龙鼎大道东侧,长度3.2公里,起止点为扁石山至西山子,是文博片区山体绿道东西贯通的重要部分。项目拟建设生态路面及部分毛石碎拼路面2.81公里,生态防火通道0.39公里,在山体边坡路段或存在安全隐患路段设置毛石挡墙、矮坐墙,对入口周边进行绿化景观提升,绿道沿线设置生态垃圾箱、绿道标识牌等。
兴隆公园绿道为兴隆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片区的重要生态节点、功能核心,是联动自然与城市的绿色纽带。1.2公里活力悦动绿道融合了智慧跑道和健身步道,宽4米,选择平整透水的路面材质,路边结合休憩设施。项目建设将增强市民活动参与科技互动和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增强公园整体性,发挥其最大价值和社会效益。整个设计遵循生态本土性原则,选择乡土树种,确保生态景观植物群落可持续循环。
腊山河绿道采用专项设计绿道体系,结合河道现有河段的风格及周边场地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材质及形式。在经十路至烟台路路段以新增道路设施为主,打造活力时尚的场地氛围。在烟台路至兴福寺路、德州路到清源路,基于现有景观设施打造现代大气的城市河道景观。在青岛路至德州路段,以腊山河公园风格延续为主打造乡愁主题文化景观。
起步区黄河大道生态廊道防护林及苗圃二期项目,位于石济黄河公铁两用桥至济南黄河凤凰大桥段黄河北岸淤背区内水工建设用地,实施范围为堤顶路北侧长约3.3公里,南北向约100米,规划面积约37公顷。建设内容包括:土方填筑、苗木种植、生产路铺设、给排水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
起步区黄河大道项目建设规模约180000平方米,全长4.7公里。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中分带、侧分带、设施带,部分路侧绿地。其中中分带宽1.5米至9米不等,重要路口端头宽度达到45米;侧分带3米;设施带宽1.5米;路侧绿地宽1米至30米不等。外侧绿地包括局部休闲场地、游览道路、休闲服务设施、绿化种植设计、浇灌设计、功能性照明设计、指示设施、垃圾箱等设计内容。
高新区旅游路东延西起青龙山隧道东至鹊山隧道,全长约2.7公里,总绿化面积约6.8万平方米。旅游路东延沿线两侧绵延开阔,视野极佳,绿化风格简洁、自然,重点以乔木为主,打造生态、舒朗、通透、大气的绿化景观。隔离带乔灌木以白蜡、龙柱碧桃、红叶李为主,突出春花、秋叶景观效果。布局位置点缀巨紫荆、流苏、雪松等特色树种,形成特色鲜明的道路绿化景观。
历下区行道树品质提升1400余株,包括泺源大街、奥体中路、二环东路等;市中区1400余株,包括纬二路、英雄山路、经七路等;历城区1400余株,包括工业北路、闵子骞路、华信路等;槐荫区1100余株,包括经十路(槐荫段)、济齐路等;天桥区1100余株,包括济洛路、无影山中路等;高新区1100余株,包括舜颂路、华盛路等;其它区(县)2500余株,包括长清区湄湖街、章丘区龙泉路、济阳区汇鑫路、莱芜区龙潭东大街、钢城区双元大街、平阴县五岭路、商河县明辉路等。
加快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新建提升黄河防护林10181.5亩,完成济西、白云湖等6处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修复58.48公顷;巩固提升“千园之城”建设成果,截至2022年底,全市建成各类公园1141处、各类绿道1149公里,改造提升特色景观道路300条,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即景成为生活新常态,市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生态绿化项目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工程,对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