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葱葱的全南县金龙镇兆坑林场,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生态宝库。近日,林场一角,刘劲明正在树林下采摘仿野生灵芝。“以前,我们靠砍木头为生;现在,林下种养铺就了新‘财路’。收益大大高于卖木头。”
山多地少,农民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经济效益双赢?林下经济规模扩大,如何做精做强?近年来,全南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林下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林上+林下,突破空间瓶颈
最近,全南县大吉山镇田背村村民李振球接了一笔中华鲟销售的大订单,忙得不可开交。2013年夏天,李振球在自家公益林周边流转了10亩多闲置林地,与村民签订不动林木的林下土地合同,进行中华鲟养殖。去年,他的养殖场年产中华鲟近1万尾,年收入超过50万元,今年的中华鲟也已被预订一空。
全南县素有“八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林地占总面积的84%。然而,“山多地少,让农民发展空间捉襟见肘。林改后农民分了山,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可林业发展周期长、收益慢。这个现状,要求我们走林下‘掘金’的新路子。”全南县林业局副局长江军说。
为在拓展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致富之间取得平衡,全南县制定出台了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选择林药、林鱼、林菌、森林旅游等模式相结合,加强资源整合,立体开发林下经济,形成了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农民受益的林下经济总体发展思路,并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模式,促进森林资源流转盘活。
随着政策和资金扶持的推进,目前,全南县包括林药、林菌、林粮在内的林下种植面积有7万多亩,林下种养面积达1.28万亩。该县实现林下经济产值3亿元,经济总量和综合效益领跑全省。
绿色+特色,经济生态双赢
走进全南县高峰公司的灵芝基地,只见大片平缓的山坡上布满了灵芝,伞状的、心形的、耳朵状的,白色、黄色、粉色……千姿百态。
林下经济前景看好,以前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返回家乡。特别是近两年,林下野生种植、养殖产品价格走高,该县许多农民想方设法开发林下空间。然而,盲目发展却会对生态造成破坏。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句话道出了全南县发展林下经济的理念。近年来,该县把种养场迁进深山,提升林下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通过科学整合,在林下套种作物时的除草、施肥步骤起到了抑制林中杂草生长、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带来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江军告诉记者。在林下灌木区翻耕土壤种灵芝,遍布林间的微喷灌系统在确保灵芝生长所需和林间湿润的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森林火险。目前,该县已种植灵芝3000余亩。
森林旅游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又一有效方式。立足丰富的芳香植物资源,全南县大力发展芳香花木产业,打造森林旅游产业体系。目前,该县已建成面积3000多亩的梅花景观园,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古梅观赏园;建成2000余亩芳香花木种植资源圃;建成1000余亩的以观赏田园风光、采摘芳香果实为主的黄云芳香产业村。各地游客“闻香而来”,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
公司+农户,品牌做精做强
不久前,一家港资企业看中了全南县的生态资源,打算投资8000万美元,种植1万亩黄花倒水莲以及兴建60亩的深加工厂房。在这个项目中,投资方引进种植生产技术,推行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从规划、育苗、种植到产品开发全面介入,将建立起完整的黄花倒水莲产业链。
为提升全南县林下经济的“含金量”,该县加大林下经济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投资林下产业深度开发,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种植户、养殖户对林下产品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带动林下产业向“绿色、生态、有机”的农业品牌升级。
在逐渐扩大林下经济规模的同时,全南县注重林农的积极参与,避免龙头企业从“带领致富”变成“代替致富”。该县积极引导林农以林地、劳力入股等形式融入产业发展,将林农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打造出林下种养、芳香产业等规模林下产业集群。有租金、有工资、有分红,变身“股东”的全南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如今,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全南县因地制宜发展品牌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形成了一批特色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当前,该县各类百亩以上林下经济基地22个,全县林下经济的种养专业户100家,带动1.2万户林农参与林下产业。
推荐阅读:
甘肃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大力发展绿化苗木产业促农增收
缙云打造“公园式农场”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曲阜多措并举发展林下经济 带动林农增收
西充仙林镇大力发展珍稀苗木产业 银杏成了村民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