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桐柏山生机勃发的季节,寂静林海深处听得见药、菌、花、果、菜生长的声音……在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毛集林场“怡心园”生态农林基地里,记者看到一棵棵牡丹苗正茁壮成长。“树下种的油用牡丹,规划面积2万余亩,现已发展到6000亩。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桐柏丰富的林地资源,而且在不与农民争地的情况下,有效增加当地食用植物油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农增收。”桐柏县林业局局长朱盛告诉记者。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油用牡丹只是该县培育绿色产业、壮大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桐柏地处千里淮河之源,是省级林业生态县,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推动老区经济发展,潜力在山、优势在山、希望在山、出路在山。为加快自然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我们立足生态优势,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推动桐柏山区实现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的美丽蝶变。”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如是说。
该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调整林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制定了《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县政府每年拿出近千万元专项资金,对发展林下经济的企业或农户扶持补助;邀请专家“传经送宝”,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龙头带动等,着力解决林下经济总量小、布局散、层次低、投入少、产业链短等问题,激发山区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惠的政策、完善的服务体系,让林下经济蓬勃发展起来,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生态红利”。月河镇徐寨村农民徐开宏靠山林散养野猪,年收入30万元,带动全村16户人家在山林间养野猪3000余头,年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吴城镇村民徐庆武,成立了桐柏县养鸭协会和桐柏徐氏禽业有限公司,创出了“塘中养鱼、水面养鸭、岸上种树、树林圈鸭”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该模式使每亩水面增加经济效益3000元、树林提前3年成材。
该县遵循“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畜则畜、宜游则游”的多元化模式,已初步建成了以毛集林场为代表的油用牡丹种植基地,以回龙乡为代表的林下药材种植基地,以城郊乡、朱庄镇为代表的林下兰花种植基地,以程湾镇为代表的林下柴鸡养殖基地,以吴城镇为代表的林下养鸭基地,以月河镇为代表的二代野猪特种养殖基地,以淮河源风景名胜区、龙潭河风景区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基地等,这些特色基地总面积达30余万亩,形成了林下种、林间养、林里采、林中游的发展格局,桐柏县因此获得了“中国木瓜之乡”、“中药材之乡”、“中国蕙兰之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
“不砍树也能致富!”桐柏县政府县长贾松啸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农民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转变,‘以短养长’、‘以林护农’,将林下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缩短了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既保护了森林生态,又促进了农民增收,真正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目前,该县共有林下经济开发企业20余家,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3500多家,林下经济年创产值3亿元以上,重点林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林下产业,林下经济已成为桐柏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推荐阅读:
苍溪县龙山镇发展银杏产业 使农民富起来
巴州区抓林下经济助农增收效果好
青山也是金山 玉屏自治县特色经济林助农增收
怀安县打造林业立体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