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营之道 » 正文

山东聊城:“花经济”绽放“花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23  

花漾季节,香约水城。微风拂来,阵阵花香,牡丹、海棠、玫瑰、芍药、梨花、郁金香等各色花朵在聊城大地次第开放。伴随着聊城多地“花卉经济”的迅速崛起,以美丽花朵为主体的“花经济”绽放出潜力无穷的“花产业”,在聊城大地奏响了一支“花卉经济奏鸣曲”。

花遇文化

朝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文化兴,产业兴。当花朵与文化创意相遇,会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四月的高唐,赛石花海百花争艳,花朝园内人头涌动,蔚为壮观。70余种荷兰进口郁金香竞相开放,鸢尾、风信子、番红花、金鱼草、花毛茛、美女樱等几十种名贵花草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在一片花海中自由翱翔,在满园花香中沉醉。在五彩斑斓的花朵背后,是高唐深厚的文化底蕴。赛石花朝节将花朝文化与高唐地域文化、书画艺术特色相融相承,通过举办民俗文化主题活动,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弘扬传统文化、传播花卉文化、陶冶艺术情操和创新旅游业态的齐鲁赏花胜地。

“仅需8元即可认养一株牡丹,可以自己种也可以让别人代管,一分地五年的时间就能创造4000元以上的收益,在国花认养的同时,乐享家庭农场带给你的健康财富乐园。”在东阿艾山牡丹园,牡丹认养将花卉种植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成了人们的热门选择。牡丹园负责人吕蓝峰告诉记者,牡丹园开展的生态认养项目,可以让市民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牡丹园”,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同时吃上自己收获的牡丹籽油、喝上牡丹花蕊茶,真正把牡丹园建设成为集高效、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园。

花显生态

“花卉经济”凸显富民效应

4月19日,聊城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聊·胜一筹!”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聊城农产品外向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花卉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特色“花卉经济”实现富民兴产是壮大花卉产业的最佳切入点。

在冠县,除了闻名遐迩的冠县梨花,玫瑰和芍药也成长为重要的花卉产业支撑点。“来,坐下喝一杯玫瑰茶,这是我们合作社自己种的玫瑰加工成的茶叶,口感很好。”5月16日,在冠县店子镇赵当铺村,冠县德华玫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善德热情地招呼记者,“我们这茶可是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品种,名副其实的‘洋品牌’,金贵得很。”洋玫瑰何以落户冠县?说起来还真有故事。2005年,赵善德通过朋友了解到,秦皇岛有一批大马士革玫瑰因为温度不适应,准备往南移植。他觉得这是一个致富的契机,于是他联合了一些本地的农户,把玫瑰移植了过来,制作有“液体黄金”之称的玫瑰精油,开启了玫瑰的致富之路。据了解,赵善德现在种植了170余亩,预计今年的收益能够达到17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准备扩大种植面积,争取达1000亩左右。

与赵善德单纯靠引进种植不同,冠县国有苗圃主任张有慧和技术人员们坚持培育适合冠县本地的芍药,详细记录下每个品种的花期时间和生长历程,以选择出最好最适合推广的品种。“冠县的芍药长势好、花期早、长出的花蕾多,说明这里的物候条件更适宜芍药生长。”张有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种植特色品牌芍药,每支芍药花能卖到2元左右,按每株芍药能切花10支左右计算,一亩地种植2000株芍药的收益能达到3万元以上,将会成为冠县农民增收的又一条好路子。

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不仅让“花经济”帮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也凸显了聊城现代化农业的富民效应。

花促旅游

打造全域型“旅游+”产业

近日,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我省将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全省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每年四月,樱花次第绽蕾,簇聚枝头,如云似霞,优雅脱俗,真可谓“初蕾似国色之红唇,嫩瓣如硕人之脂凝”。自2006年开始,每年樱花盛开期间,聊城姜堤乐园都会举行国际樱花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影响一年比一年大。樱花节期间吸引到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目前游客辐射周边省市,主要包括济南、邯郸、邢台、德州、河南等地。

百花盛开,引来的不只是蜜蜂,也不只是游客,还有吃、住、游、乐等消费。“我们每年举行梨花节和采摘节,村民单是依靠梨树每年收入4万元,现在村民知道摘掉带花蕊的梨花也能够卖钱,给村民每年又增加了几千元收入。”冯俊奎告诉记者,农民兜里有了钱,就会更深层次发掘梨树的旅游资源,带动其他的消费,使梨花节的旅游效益最大化。

东阿艾山村村民于冬梅把家里的地流转给了牡丹园,自己也进入合作社打工。“每天俺都要到牡丹园里除草、整理土地,兼作的辣椒熟了,俺就帮着摘辣椒,摘一亩地辣椒工资80元,手脚勤快点的一天能摘将近两亩地。”传统的种植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旅游+”不仅赚了人气,还鼓了老百姓的荷包,以花为媒的“花经济”正成为聊城“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明清时期,聊城因水而兴,繁荣昌盛四百余年;如今,聊城因花而名,“花经济”激活了“花产业”,擎起了聊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大旗,加快打造平原花卉旅游新样本。

(记者 马培忠 王培源 蒋希伟 于伯平)花漾季节,香约水城。微风拂来,阵阵花香,牡丹、海棠、玫瑰、芍药、梨花、郁金香等各色花朵在聊城大地次第开放。伴随着聊城多地“花卉经济”的迅速崛起,以美丽花朵为主体的“花经济”绽放出潜力无穷的“花产业”,在聊城大地奏响了一支“花卉经济奏鸣曲”。

花遇文化

朝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文化兴,产业兴。当花朵与文化创意相遇,会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四月的高唐,赛石花海百花争艳,花朝园内人头涌动,蔚为壮观。70余种荷兰进口郁金香竞相开放,鸢尾、风信子、番红花、金鱼草、花毛茛、美女樱等几十种名贵花草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在一片花海中自由翱翔,在满园花香中沉醉。在五彩斑斓的花朵背后,是高唐深厚的文化底蕴。赛石花朝节将花朝文化与高唐地域文化、书画艺术特色相融相承,通过举办民俗文化主题活动,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弘扬传统文化、传播花卉文化、陶冶艺术情操和创新旅游业态的齐鲁赏花胜地。

“仅需8元即可认养一株牡丹,可以自己种也可以让别人代管,一分地五年的时间就能创造4000元以上的收益,在国花认养的同时,乐享家庭农场带给你的健康财富乐园。”在东阿艾山牡丹园,牡丹认养将花卉种植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成了人们的热门选择。牡丹园负责人吕蓝峰告诉记者,牡丹园开展的生态认养项目,可以让市民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牡丹园”,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同时吃上自己收获的牡丹籽油、喝上牡丹花蕊茶,真正把牡丹园建设成为集高效、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园。

花显生态

“花卉经济”凸显富民效

4月19日,聊城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聊·胜一筹!”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聊城农产品外向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花卉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特色“花卉经济”实现富民兴产是壮大花卉产业的最佳切入点。

在冠县,除了闻名遐迩的冠县梨花,玫瑰和芍药也成长为重要的花卉产业支撑点。“来,坐下喝一杯玫瑰茶,这是我们合作社自己种的玫瑰加工成的茶叶,口感很好。”5月16日,在冠县店子镇赵当铺村,冠县德华玫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善德热情地招呼记者,“我们这茶可是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品种,名副其实的‘洋品牌’,金贵得很。”洋玫瑰何以落户冠县?说起来还真有故事。2005年,赵善德通过朋友了解到,秦皇岛有一批大马士革玫瑰因为温度不适应,准备往南移植。他觉得这是一个致富的契机,于是他联合了一些本地的农户,把玫瑰移植了过来,制作有“液体黄金”之称的玫瑰精油,开启了玫瑰的致富之路。据了解,赵善德现在种植了170余亩,预计今年的收益能够达到17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准备扩大种植面积,争取达1000亩左右。

与赵善德单纯靠引进种植不同,冠县国有苗圃主任张有慧和技术人员们坚持培育适合冠县本地的芍药,详细记录下每个品种的花期时间和生长历程,以选择出最好最适合推广的品种。“冠县的芍药长势好、花期早、长出的花蕾多,说明这里的物候条件更适宜芍药生长。”张有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种植特色品牌芍药,每支芍药花能卖到2元左右,按每株芍药能切花10支左右计算,一亩地种植2000株芍药的收益能达到3万元以上,将会成为冠县农民增收的又一条好路子。

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不仅让“花经济”帮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也凸显了聊城现代化农业的富民效应。

花促旅游

打造全域型“旅游+”产业

近日,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我省将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全省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每年四月,樱花次第绽蕾,簇聚枝头,如云似霞,优雅脱俗,真可谓“初蕾似国色之红唇,嫩瓣如硕人之脂凝”。自2006年开始,每年樱花盛开期间,聊城姜堤乐园都会举行国际樱花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影响一年比一年大。樱花节期间吸引到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目前游客辐射周边省市,主要包括济南、邯郸、邢台、德州、河南等地。

百花盛开,引来的不只是蜜蜂,也不只是游客,还有吃、住、游、乐等消费。“我们每年举行梨花节和采摘节,村民单是依靠梨树每年收入4万元,现在村民知道摘掉带花蕊的梨花也能够卖钱,给村民每年又增加了几千元收入。”冯俊奎告诉记者,农民兜里有了钱,就会更深层次发掘梨树的旅游资源,带动其他的消费,使梨花节的旅游效益最大化。

东阿艾山村村民于冬梅把家里的地流转给了牡丹园,自己也进入合作社打工。“每天俺都要到牡丹园里除草、整理土地,兼作的辣椒熟了,俺就帮着摘辣椒,摘一亩地辣椒工资80元,手脚勤快点的一天能摘将近两亩地。”传统的种植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旅游+”不仅赚了人气,还鼓了老百姓的荷包,以花为媒的“花经济”正成为聊城“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明清时期,聊城因水而兴,繁荣昌盛四百余年;如今,聊城因花而名,“花经济”激活了“花产业”,擎起了聊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大旗,加快打造平原花卉旅游新样本。

推荐阅读:

广东斗门:农民“抱团” 小苗木打开大市场

甘肃张掖:“苗”绘新“钱景”

江西铜鼓:苗木产业“开花结果”

贵州:林下经济成绿色增长新亮点

 
 
[ 园林人物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人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