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正文

新加坡重建局原局长刘太格:城市规划师要有人文学者的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8  

\

新加坡原重建局局长兼总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大师刘太格。

  “城市规划师需要有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和艺术家的眼。尊重地貌与当地自然条件,用心去建造最宜居的城市。”3月2日,新加坡重建局原局长兼总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大师刘太格做客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大家讲坛”时建议,上海在城市规划中应划分好大小“细胞”,回避“摊大饼”,提升城市宜居性。

  城市建设先保护遗产和自然再发展新区

  刘太格曾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从事过规划项目的设计、评审。他表示,城市规划需要从人口入手,因为人口不同,所需配备的配套设施就不同,随之规划方案也要因地制宜。“要做好城市开发,应遵循城市发展的步骤,做明智化的规划方案。

  “城市建设要懂得先保护自然、遗产,然后再发展新区,而不是只关注重点项目和建筑设计,这也是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发展方面的经验。” 刘太格表示, 在以未来为标准,制定各市民所需活动空间。设置细胞、中心、器官、网络的等级化结构。其中,“细胞”有助把设施、配套分散各地,而中心则是按各细胞等级配置,再者器官就是重大的基础设施,需要严谨选址。再来网格为道路、地铁。“城市规划建设的一笔一划,都是钢筋所书写的,责任重大,须先知后果才许下笔。”

  近年来,宜居城市正逐渐成为国内很多城市的发展目标。刘太格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宜居城市应该对人民、对土地都有个好的交代,要照顾人民生活上所有的需要,包括职业、住房、学校、交通和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海陆空各方面污染的控制,开发土地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保持它的地方特色。

  上海将构建步行 15 分钟城镇社区生活圈

  目前,上海正在制定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将会更加注重城市生态格局建设,更加关注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上海市规土局局长庄少勤表示,以往的城市规划更看重的是经济发展,但新一轮的上海城市规划将会把城市的人文建设、城市魅力、城乡社区多元融合作为目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打造城乡社区生活圈,配置各类基本服务设施,促进生活、就业、休闲融合发展,营造更加便利舒适、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包括逐步构建步行 15 分钟可达、适宜的城镇社区生活圈网络。

  据悉,在已经发布的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就提出鼓励新市镇因地制宜打造金融、科教、医疗、体育、文化等特色功能区。逐步构建步行 15 分钟可达、适宜的城镇社区生活圈网络,平均规模3到5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5万到10万人,配备生活所需的文教、医疗、体育、商业等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生活圈内设置社区中心,作为生活圈内的综合服务和公共活动中心。以 500 米步行范围为基准,配置满足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构建无障碍、网络化的步行系统,串联居住区、公交站点、若干服务中心以及就业集中点,形成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乡村社区结合村庄布局,集中配置符合农村生活生产特点的各类服务设施,构建社区生活圈网络,提升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 园林人物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人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