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有句形容特产的俗语:“沙窝的萝卜张家窝的枣,曹庄子养花水土好。”地处古运河畔的西青区中北镇,已经有200多年种植花卉的历史,境内的曹庄子村更是远近驰名的花卉种植地,自清末就盛产“晚香玉”“霸王鞭”等花卉品种,还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晚香玉之乡”。今年3月26日,第八届曹庄子花卉旅游节将启动,在春暖花开之时,曹庄子这个百年花乡将满满的春意迎进了津城。
一株晚香玉,不但为天津增添了诱人的花香,也让中北镇的人们在播下种子的那一刻起,就有了收获和希望。中北镇的土壤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能让众多花卉优雅绽放,香满津城呢?
中北镇的花团锦簇来源于这里独特的水土,由于这一带的村落多依南运河而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水稻、蔬菜、花卉的种植,从清朝中叶开始,曹庄子和邻近几个村庄广植晚香玉、菊花、霸王鞭等花卉,到清末发展为名噪京津的花卉之乡
旧时,深巷里悠长的卖花声,曾是天津人心中最动人的生活记忆之一。文史学者李长平告诉记者,清末民初,天津城常有小贩挎着花篮沿街叫卖:“晚香玉——瓣儿兰花——”悠扬的吆喝声传遍大街小巷,大姑娘、小媳妇,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和租界里的贵妇争相购买。那时,曹庄子的花就已香满津城。
中北镇的花团锦簇来源于这里独特的水土。据史料记载,中北镇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彭越和吕布曾筑城屯兵,称为“吕彭城”。明朝初年,燕王朱棣扫北,随军移民在此安居,渐成村落。由于这一带的村落多依南运河而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水稻、蔬菜、花卉的种植。清朝初年,这里发展成津西粮仓。从清朝中叶开始,曹庄子和邻近几个村庄广植晚香玉、菊花、霸王鞭等花卉。到清末,这里发展为名噪京津的花卉之乡。
清初,种菊、赏菊已经开始在天津盛行,长芦盐运使司衙门由沧州移至天津后,不少盐商纷纷在天津大建庭园,植树栽菊。夏季晚香玉花期一到,在当地自发形成的花卉早市上,前来买花的人最多时达到上千人
民国时期,曹庄子的晚香玉源源不断地供应租界,这在一本名为《租界生活: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的书中得到了印证。
这本书的作者布莱恩·鲍尔生于天津,在英租界生活了18年。他本打算读完大学后回到中国当一名教师,但他过了将近40年才得以重返天津。他的这本回忆录记述了当年租界各方面的细节,尤其是租界中外国人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英国孩子在这一奇异又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度过的童年岁月。
书中有一个章节《卖白莲花的老头儿》,讲述的便是当时小贩在租界卖花的场景。然而,文史学者徐凤文指出,译者应该是对当年天津的市井生活有些隔膜,“白莲花”是谐音,准确的叫法是“瓣儿兰花”,小贩吆喝的是“瓣儿兰花也——晚香玉——”,“瓣儿兰花”就是玉兰花。
新中国成立后,中北镇传统品种的花卉种植有所发展。1956年,曹庄子村所在的满天红高级社成立了花区,各生产队由花区统一向市内销售花卉。1958年,曹庄子建起花窖,从南方引进茉莉、朱槿牡丹、白兰、红叶桂花等花卉,品种有所增加。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农户主要以种植晚香玉、月季、菊花等为主。
本世纪初,当地政府大力发展花卉业,中北镇再度掀起种植晚香玉的高潮,种植的品种有单瓣、重瓣、白色、粉白色等。那时,每年夏季晚香玉花期一到,在当地自发形成的花卉早市上,一束束刚刚采摘下来的清香袭人的晚香玉就吸引了许多花商和爱花者,前来买花的人最多时达到上千人。
除了晚香玉,剑兰、玫瑰、百合、菊花等都是曹庄子的优势花卉品种。事实上,天津人对菊花的喜爱由来已久。李长平告诉记者:清初,种菊、赏菊已经开始在天津盛行,特别是自清康熙十六年长芦盐运使司衙门由沧州移至天津后,天津成为长芦盐的主要集散地,致使盐商在天津的经济地位迅速崛起,不少盐商纷纷在天津大建庭园,植树栽菊,金秋菊花绽放时,便结集文人巨贾酌酒赏花,对菊吟咏。
1930年11月15日的《益世报》发表题为《南开菊展洋洋大观》的文章称:本市南开中学之菊花展览会,自开幕以来,每日门前车水马龙,士女如云,络绎不绝。据该校统计,平均每日参观人数,确超千人,当此金风之际,有如此洋洋大观之菊展,点缀秋光,津门生色。
2003年,曹庄子花卉市场旁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市内热带植物观光园——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花卉旅游成了曹庄子的新名片。曹庄子人依旧在每一个寒来暑往中,伴着一颗花种子,从落到土壤到生根开花,在花开花落间体会生活最本质的滋味。
1997年后,中北镇投资建设了花卉市场,又建成了智能温控的新型花卉交易大厅,搬进花卉市场的冯云生意好了起来。每天,不但有很多本市的客户前来买花,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客商也经常光顾
冯云从1988年就在曹庄子种花,和这里的所有养花人一样,冯云关注着手里每一朵鲜花从含苞到绽放的过程,精心呵护它们的每一个成长瞬间。几十年来,冯云种植的花卉从最初的晚香玉、玫瑰到如今的剑兰、红掌等,已有十几个品种。作为土生土长的曹庄子人,冯云相信,培育一种绚烂绽放的花朵,除了靠土壤、天气、水和阳光,还要依靠养花人的耐心和爱心。他相信,每一株花都是有生命的。
曹庄子人的种花技能,似乎是融在土壤和血液里的,从种子的培育到保鲜、贮藏等,他们都付出了最大的心血。“这几年我们也在搞花卉科研,农科院的学生和老师们经常来给我们讲课。我们种花时采用了现代化的设备,比如新型日光温室、节水灌溉设施、施肥设备等,一切都为了让花开得更多、更美。”冯云说。
好酒也怕巷子深,花香也需识花人。最初,冯云只是在自家院落种花,然后,开着车到全市各个零售花店兜售,但是后来随着种花的人越来越多,他一度遇到了卖花难的问题。1997年后,中北镇投资建设了花卉市场,又建成了智能温控的新型花卉交易大厅,搬进花卉市场的冯云生意好了起来。每天,不但有很多本市的客户前来买花,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客商也经常光顾。
如今走进曹庄子花卉市场,犹如走进花的世界、绿的海洋,扑面而来的,除了浓郁的花香,还有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人们对花卉生生不息的情感和依恋。
推荐阅读:
海南海口:三角梅产业借花展“起步”
山东广饶:花卉首次走出国门 全年出口销售额可达1000万元
江西九江:花卉苗木销售红火 年产有望达到2.2亿株
福建长汀:实施整村推进林下经济 绿色发展产业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