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县林下经济“戴绿帽”“走野路”,产业发展全面开花,并在经过了养殖户自发创业,各自为阵后,纳入了全县骨干产业发展大计,准备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从“野路”来
10月底,镇沅县早晚的天气转凉了,者东镇野生蛙养殖户王进彪有些犯愁:养蛙源于小时候最爱的活动“抓石蚌”(方言,即捕石蛙),从野外抓来几十只石蛙开始,王进彪通过看视频、四处考察,硬是自己摸索着过了繁殖关、饲养关,养到了如今的2万多只蛙。虽然之前就取得了“云南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但是一个多月前才拿到“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卖出了首批100公斤商品蛙后就赶上了冬天来临,石蛙冬眠,生长延缓。办法是早就想好了:购进加温设备,对进棚的山涧水和棚内空气加温,阻止青蛙冬眠,却因为缺乏资金没来得及做。
镇沅县林下经济发展最初大都来自“野路”。
地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镇沅县保护区面积为9676公顷,是国家一类林区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2.52%,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84.86万亩,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多达150余万亩。哀牢山中“野物”多,共有一片栖息地,人类的生产生活轨迹必然与“野物”牵绊甚多。
者东镇茂林生态野猪驯养公司养的就是“家养二代野猪”——放养的母猪与山里的野公猪杂交产下的野猪仔。驯养基地就在哀牢山系的帕跌山下,山高林深,2010年以来,公司在上万亩的森林里放养野猪仔,以森林的野果野菜为主食,投放少量苞谷粒为辅食,生长周期相对较慢,三年才能长到40至50公斤左右,但肉质好。
“野猪王”——驯养公司负责人李啟兵介绍,刚开始时,别说成立公司,基地差点因为没有资金栽种喂养野猪的青饲料而关闭。后来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才渡过了难关。目前,驯养基地存栏野猪大约500多头,每年可以出售200头,同时可对外供应野猪仔。公司与镇沅县农记饭庄达成合作,由餐馆直销生态野猪肉。镇沅县林下经济发展又多了一种模式:“专业合作社+基地+直销店”。农记饭庄的生意也比以前更有特色更好了,今年还把分店开到了思茅城区,野猪肉进军更广大市场。
不砍树也能致富
镇沅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志斌告诉记者,“多年以来,镇沅县已不搞‘木头财政’、不毁林开荒,森林砍伐指标逐年压缩,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逐年加大。戴好林下经济绿帽子,走好林下经济这条野生路,寻求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点,已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在恩乐镇五一村委会扎拉村民小组,村民李吉永介绍,2001年,他到山里挖来30多棵刺苞树开始种植,每公斤35元的刺苞菜成了家里主要的经济收入。全村42户人家就有29户林下种植刺苞菜,有的人家已种植7至8亩,年收入达3万余元。
2013年,恩乐镇玻烈村的杨春成和哥哥杨春林承包和租赁了300多亩林地,开展立体仿野生种植。树上种植石斛,林下种植有黄精、白芨、重楼等中药材。去年、今年共采收石斛花300余公斤,收入50多万元,今年将要采收的石斛鲜条已被全数订购,预计两年的总收入可达60万元以上。
杨家俩兄弟牵头创办的专业合作社还带动了13户21人以林地和现金入社。截止今年9月,合作社总融资额超过200万元,规划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完成综合开发1400多亩。在基地基础上,杨春成建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相结合的百应山庄园,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相适宜的林下仿野生药材种植之路。
近5年的培育,镇沅县林下经济产业按照林副产品采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协调发展的模式稳步推进,形成了点多面广、带动辐射强的朝阳产业,成为了林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4年末,全县累计综合开发林下面积3万余亩(不含林果面积),实现林下经济产值2.79亿元,占林业生产总值的20.05%。预计2015年能实现产值3.1亿元以上。
“野路”坎坷
政府引导、典型示范,镇沅县林下经济产业全面开花。
不仅经营的种类多种多样,仿野生石斛、龙胆草、草果、重楼、天麻等中药材种植,瓢鸡、腺鸡、山鸡、豪猪、野猪、石蛙、黑山羊等林下特色动物驯养繁育,刺五加、苦藤菜、象蹄叶、香椿、刺包菜等林下蔬菜种植,形成了“山上种树——树下养畜禽——畜禽粪肥地——林地栽树”的立体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营的模式也多种多样,有公司有合作社有散户,如“公司+基地+农户”,“养殖公司+餐厅”,“公司+农户”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镇沅县成立林药材专业合作组织14家、林禽专业合作组织10家、林畜专业合作组织8家。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林下经济发展的主体为林农个体,林农合作社,自身基础条件薄弱,缺乏科技支撑;仅靠自身原始积累及争取小部分项目资金投入,规模化速度缓慢;无龙头企业带动,各种、养殖户各自为阵,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
这条“野路”要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金光大道,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总量小,层次低,聚集度低,转化率差;“大资源、小产业,大市场、小生产”仍然比较突出;林下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停留在发展第一产业和初级产品生产加工阶段,与市场需求和林农要求有较大差距。
以徐祖明的鑫源野生动物养殖场来说,养殖场建于2008年,专门从事豪猪养殖,采取“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多次被国家及省级部门表彰。随着豪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日趋成熟,入社农户不断增多,2015年6月26日,镇沅县滇猬农林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一方面继续对农户进行专业指导、推广、商品回收;另一方面,公司也计划与专业院校合作,进行豪猪食品深加工。虽然目前公司每年豪猪母猪种培育能力在2000只左右,都不能满足养殖户的需求,更不用说支撑起一条生鲜食品生产线。保种基地急需扩种、扩繁,产业链的延伸需要技术支撑,生产线建设需要资金——这不仅是鑫源野生动物养殖场面临的难题,也是镇沅县林下经济产业所要面对的课题。
“野路”需上高速路
说起为什么要在镇沅投资,镇沅华晨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隽说:首先当然是镇沅县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物种资源。此外,镇沅县是即将动工建设的玉(溪)临(沧)高速的必经地,这对公司未来要建设的中药材物流集散中心来说也极为有利。
2010年,华晨公司在镇沅县振太镇购买林地农地8000多亩,作为林下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基地。2013年,成立了镇沅子公司,形成了昆明和基地两个管理团队:昆明团队负责市场开拓,镇沅子公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先后投资4193万元,以生态经营理念,开发林上和林下经济立体发展模式。现已建成美国山核桃种植园1214亩、奇异果园50亩。2014年开始林下中药材种植,建成药材试验地“百草园”100亩,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1500亩。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在生产技术和科技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5年起,华晨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开始进行2万亩中药材GAP认证生态药源种植基地建设。目前桔梗已部分推广,南美油藤与加工企业达成了推广地域保护和产品销售框架协议,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条件。
作为一个有实力、有资金、有技术、有远见的企业,华晨林业将建设中药材科技研发、加工销售、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建设期计划为3年,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设期结束全县9个乡(镇)设立中药材收购点,县城建成占地面积30亩,集科技研发、产品加工、仓储、物资管理、产品交易和调运为一体的中药材物流集散中心。
目前,中央、省、市、县各级均出台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意见,镇沅县也及时调整,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把林下经济作为全县五大骨干产业之一来抓。为此,县里专门成立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修改完善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确定了以林(副)产品采集和林下种、养殖相结合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和主攻方向;全县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户示范村示范点,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政策扶持、整合项目资源等措施,为林农、合作经济组织及龙头企业提供政策资金保障,有效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同时,引进、扶持、依托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精深加工,拉长、加宽、增厚林下经济产业链,精心培育一批地方特色品牌产品,促进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推荐阅读:
陕西宁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天津:种植观赏苗木 增加集体收入
江苏太仓: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加快花木产业发展
山东:运用“互联网+” 让鲜花走出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