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是全山区县、老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前,“七山二滩一分田”的地貌格局被看成劣势,是“穷根”。
如今,思路一变天地宽。吃山变成养山,进而变成富山富民。全县110万亩生态林中有90万亩经济林,林果年产量达3亿公斤,年林业综合产值26亿元,果品及相关产业产值接近石家庄全市的十分之一。林果业成为赞皇富农增收的重要支撑。
青山带来真金白银——
全县农民人均近2亩核桃、2亩多大枣,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
11月初,送走最后一批来采摘的游客,赞皇县秦家庄村600多亩土地上的苹果所剩无几。市场上苹果每公斤3-4元,而在秦家庄村,果园采摘价格是6-8元。
“村里人均耕地不到2分,这几年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倍多,就是因为我们一直种果树,来采摘、游玩的人多了。”秦家庄村村党支部书记秦志义说。
位于赞皇县西南部山区的秦家庄村有281人,山场面积有3750亩。人均耕地面积少,多年来村民处于贫困中,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1350元。
怎样才能富起来?2010年,村党支部书记秦志义四处考察。四周都是山,最初他们想建肉联厂和大理石场,还和一些企业取得了联系。但向县里申报项目时卡了壳。赞皇县西南部果树多,县里的总体规划是在西南部发展生态旅游,肉联厂、大理石场有水和粉尘污染,是限制发展项目。
在县里的指导下,村里开始种果树。如今,秦家庄村四周的山上,层层叠叠种满了梨、桃、苹果、板栗、山楂、柿子等20多种果树,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春天满山是错落有致的雪白梨花和金黄油菜花,夏秋季各种果实挂满枝头,秦家庄村变美了。果树带来美景,也带来了收入。
仅今年“十一”黄金周,就有一万多人来这里采摘、爬山。游人多了,带旺了果品销售,带火了农家饭店。村民刘雪在家门口摆上了核桃,半小时之内就销售一空,卖了800元。村民秦连义种植了错季中华寿桃,今年卖了3万多元。
“现在人均果树200多棵,预计到今年底,人均收入达到2600元。”秦志义说。
村民收入增加,秦志义说这只是刚起步。今年部分梨树嫁接了名为“雨露香”的内蒙古梨,每公斤市场价格在10元以上,今后还要引进、推广更多新品种。秦家庄村所在的土门沟共8个村,还要进行土地流转,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管理,提高果品的质量和效益,带动8个村子共同富裕。
在赞皇,更多的生态林正在成为富农林。农民在生态建设中尝到甜头,获得了真金白银。鲍家滩樱桃基地3000余亩樱桃全部实现采摘销售,采摘价格高于市场销售价格1-2倍,盛果期亩均收入达到4万余元,这个3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近半数人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绿色生态正在释放更多红利。通过发展旅游,不少农民吃上“生态饭”。嶂石岩、棋盘山等村的生态游、乡村游,带动全县建成农家乐150多家,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收入4.2亿元。
在造林绿化中调整产业结构,如今赞皇县林果基地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80%以上,农民人均近2亩核桃、2亩多大枣,人均依靠林果业增收超过2000元,林果业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
青山育出绿色产业——
全县拥有82家果品加工企业,成为全国核桃仁加工集散地之一
今年9月,河北枣能元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枣果肉饮料15万多箱,这家位于赞皇经济开发区的枣产品深加工企业去年10月份投产,第一个月销量还不到1万箱。一年时间,该企业发展了100多个代理商,分布全国21个省份。
“渠道布局快速完成,说明市场认可我们的产品,今后要集中精力开拓市场。”该公司董事长肖建军对前景信心满满。
进军枣饮料市场,是因为赞皇县有大量优质红枣。
近年来,通过实施“十万亩优质红枣”科技园区示范工程,赞皇县建成了45万亩的大枣基地。
丰富的原材料,让做出口红枣、核桃仁生意多年的肖建军决定转型,对红枣进行深加工,生产枣果肉饮品。
把红枣加工成果肉饮品在业内是个难题,原因是枣皮和枣肉剥离困难,如果直接把红枣打碎,饮品中会有不少沉淀物,且影响口感。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成立了以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教授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历时三年攻克了枣肉和枣皮分离难题。如今这项技术获得国家林业局颁发的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
在枣能元公司生产车间的参观通道内,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可以看到,经过严格检验的大枣经过蒸煮、去皮、去核、枣肉乳化、无菌灌装等工序,最后成为果肉饮品。所有工序全部是物理过程。
一个企业能带动一个行业发展,该企业如今一条生产线年可加工红枣2万多吨。它与当地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签订了协议,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红枣,并由专业人员到协议户指导枣园管理。
“明年市场打开后,我们会上第二、第三条生产线,可以带动更多农户。”肖建军说。
不只大枣,全县40万亩的核桃基地也实现了政府要绿、农民得利的双赢。
赞皇是中国大枣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生态建设中,该县构建红枣、核桃“一红一绿、两翼齐飞”的林果产业格局。发展壮大林果富民产业,该县开始在创品牌、强龙头、扩市场上下功夫。促进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该县创新经营模式,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如今,全县共培育林果专业合作社80余个,建设家庭农场35家,拥有了九维生物、枣能元食品、丸京干果等82家果品加工企业。年加工红枣能力达12万吨,年产值3.6亿元。核桃年加工交易量2.5万吨,增值5000万元,成为全国核桃仁加工集散地之一。
赞皇县大枣、核桃等产业链条延伸,带动农民本地就业万余人,从事林果产业化经营的农户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
林壮了、游旺了、业兴了,带动老百姓收入增加了,赞皇县又有了新目标:三年内森林覆盖率再增加10个百分点,达到70%以上,建成全省最绿的地方。这期间,实施经济林扩量工程,优质林果面积增加10万亩,总面积突破100万亩,建成全省最大的林果基地。同时,按照3A级标准,利用3至5年时间,将全县域打造成3A级旅游景区,建成全省最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