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大讲堂 » 正文

节地型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6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目前全国城市化水平仅达到39%和人均GDP1000美元,处于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目前全国城市化水平仅达到39%和人均GDP1000美元,处于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未来将有约4亿人成为城市人口,预计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这样的建设规模是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果按照现在土地粗放使用,能源大量消耗,环境不断污染、生态日益恶化的方式发展,不仅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无法承受,对世界也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探索和建立城市建设节地型模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建设的若干节地模式

  城镇建设用地节地模式,也就是解决城镇建设中的土地资源不足和空间扩展受限问题、实现城镇建设科学发展的手段、方式和途径的理论概括与总结。根据节地的侧重点和角度的不同,可将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节地模式总结和归纳为3种模式,即平面节地型(向地面要密度)、立体开发节地型(向立体空间要地,实行地上地下立体利用)和时间节地型(抓好开发时序,让闲地活起来)。

  1.平面节地型模式——向地面要密度。就平面节地型而言,主要是通过提高地面土地利用的集约率来实现,通过提高用地紧凑度、优化城市结构和合理布局用地等方式来实现。紧凑意味着高效、集中,即城镇的集中性发展,这就要求合理确定各项建设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提高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共享度,杜绝“摊大饼”,应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合理布局用地,杜绝“见缝插针”,对城镇中各种不同性质建设用地进行功能配置的转换,从而提高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率。

  2.立体开发节地型——向立体空间要地,实行地上地下立体利用。立体空间的多维利用是指利用土地的地面、上空和地下进行各种建设。在当前我国城镇用地紧张、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城镇建设用地的立体开发利用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地上空间的利用方式主要有高层建筑、高架桥以及立交桥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指把城市交通(地铁和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越江和越海湾隧道)尽可能转入地下,把其他一切可能的设施(如停车库、污水处理厂、商场、餐饮、休闲娱乐等)尽可能建于地下,从而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达到节地的要求。

  3.时间节地型——抓好开发时序,让闲地活起来。时间节地型实质上是指优化开发的时序,充分利用由于时间造成的闲地。其中包括三点:一是,在土地的开发和建设是切实抓好开发时序优化,保障每一期建设的重点用地和急需用地,在时间上节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防止新现土地闲置现象;二是,盘活由于各种原因已经闲置的土地,对批而未用的土地进行全面摸底,再逐块落实处置措施;三是,根据“季节差”有效利用季节性闲地。

  建筑物选址及节地措施

  东莞市绿色建筑专家王志刚博士介绍,东莞市在绿色建筑节地措施方面应考虑包括合理选择建设用地,避免建设用地周边环境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减少建设用地选址给周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在满足国家和地方对于土地开发与规划选址相关的法律条文、标准、规程、规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地资源、防灾减灾、环境污染、文物保护、现有设施利用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建设选址计划。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达到规划、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所选的场址能推动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保证场址环境的安全可靠,确保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保护耕地、林地及生态湿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建设场址周围水系在提高环境景观品位、调节局部气候、营造动植物适宜的生存环境的作用,并尽可能减少对场址及周边环境自然地貌的改变。

  此外,要尽量减少对场址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避免将建筑建设在有污染的区域,保证场地的环境质量。有效利用建设用地内及周边的现有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减少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节地措施包括建造多层、高层建筑、提高建筑容积率,同时降低建筑密度。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环境。

 
 
[ 学习培训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习培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