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近代公园面临着不断的改造和更新,如何认知当代园林遗产并处理好遗产与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从遗产保护视角出发,引入数字化技术重新观照近代公园的演变历程和保护更新。以上海近代公园为例,运用数字技术对园林风格和思想流变进行解析,借助GIS探究公园与城市的多层次动态关系,指出数字化技术有利于近代公园价值认知与判断,对于近代公园的遗产价值评价和活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近代公园保护的研究背景
中国的近代园林在早期一直被学界视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至高峰后的衰落,或受外来影响下的产物。对其研究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人文学科领域对近代史研究的关注,从社会学、历史学、城市学等视角出发,将园林看作是一个社会生活发生的容器,以此作为研究近代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切入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总体而言,我国的近代园林史研究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缺乏研究上的遗产视角,对于近代公园作为历史园林加以保护的地位尚未明晰与确立,对其价值的挖掘与保护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保护标准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策略方面的理论探讨和针对具体个案保护的分析性研究。
对于近代公园的拆建改造现象折射了园林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的脱节,需要从3方面入手,打破传统研究的局限:
(1)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强化从遗产角度对近代公园的认知评价;
(2)将近代公园置于城市发展演变中进行整体考察,观照园林与城市发展间的共生关系,通过透析近代城市公共空间多重价值的博弈互动,探究价值变迁对于形塑公园景观的意义;
(3)结合园林研究中逐渐出现的量化技术手段,将近代公园理论研究中的定性描述转化为可被应用于实践的量化指标与工具,实现两者间的有效衔接。
2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价值
2.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前沿
当今广泛用于历史遗产研究与保护方面的数字化技术有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3D扫描技术等。GIS的经济、简便和适应性广的特点被引入了遗产保护领域,其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优势也被用于绘图和空间分析,都积极推动着城市园林空间的相关研究。
数字化在国内文化遗产研究中主要用于采集、记录和保存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复原和再现,并进行展示与传播。近年来围绕圆明园历史遗迹发布的系列成果及举办的国际会议等都展示了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建筑遗存和风景名胜区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在古典园林的研究领域中,传统的定性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量化分析相结合同样开辟出了新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比如,整合空间句法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来研究山地园林不同尺寸的景观对象,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古典园林空间结构,采用GIS色谱图工具研究古典园林的空间视觉特点,运用现代声学技术开展古典园林声景研究。但在近代园林史学研究及保护实践方面的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价值和意义尚未得到足够发掘。
2.2数字化技术与近代公园研究的契合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多维信息的汇总与融合,辅助分析历史地理与文化地理信息,能极大提升空间分析能力和应用水平,突破近代公园在基础性研究与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量化和信息化不足的局限。其优势体现在:
(1)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与信息记录能力,较之传统测绘与空间分析手段,更能高效且精准地应对园林历史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实时信息提取与数据组织能力,有助于快速完成园林景观的基础分析,整合园林资料并转化成可供研究使用的量化数据信息;
(3)数据库平台与人机互动的开放式遗产资源共享,能更好地实现园林数据实时反馈与更新,同时也能开放成为公众共享当代遗产资源,加深普通民众对近代园林遗产的认知和理解。
2.3上海近代公园的典型意义
上海的近代园林因租界西式公园的设立所引发的中西造园文化碰撞,开启了近代中国园林史的转折篇章,它的萌芽与发展是中国古典园林转向现代园林过程中的革命性探索。
本文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个案开展数字化研究。上海复兴公园于1909年竣工,初为法租界公董局在顾家宅兵营基础上修建的公园,至今历经数次改扩建,现为上海市综合公园。复兴公园是现今中国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法式公园,在探索中国近代公园中西合璧造园风格和技术的研究中具有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