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大讲堂 » 正文

“经略”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8  

  ——与世界级城市群的交通组织经验对比

“经略”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三)

作者:李春海(中规院深圳分院)

  从上一篇分析可以看出,高效率的交通服务是激活世界城市群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交通服务与功能布局的有效耦合,则是提升城市群功能等级及运营效率的重要前提。本篇通过研究世界典型湾区、都市圈的交通网络建构,探讨差距所在,为珠三角重大交通基础的战略选择和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世界级的机场群是世界城市的重要指标

  世界级城市群通常以体系化的机场群支撑其国际化职能,此类机场群一般包含2-3个大型枢纽机场,同时以一系列中小型机场为辅,形成体系化的航空服务网络。如纽约都会区拥有包括肯尼迪在内的3个大型机场及一系列中小型机场,东京都市圈拥有包括成田、羽田机场在内的6个机场。此类机场群通常有相对清晰的职能分工体系,其中枢纽机场形成对核心地区“1小时”(50公里左右)的高效交通服务。

“经略”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三)

珠三角主要机场与三大都市圈主要机场一览表(注:珠三角机场为2014年数据;旧金山奥克兰机场、圣荷西机场缺少最新数据。)

“经略”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三)

三大都市圈和珠三角主要机场分布图

  由于广州机场远离核心湾区、香港机场受限于通关等因素,难以满足对湾区“一小时”的高效服务,而深圳机场由于国际航线资源稀缺,对核心地区的国际化职能服务有限。另一方面,跨江公路、轨道建设滞后,深圳机场对西岸的服务亦有欠缺,加之珠江西岸自身缺乏大型机场,珠三角呈现“枢纽机场培育不足,西岸缺乏大型机场”的局面,难以支撑未来“三大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格局。

“经略”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三)

现状广州机场、深圳机场“1小时交通圈”与人口分布关系

 
 
[ 学习培训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习培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