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贝古村旧改引发这么大争议,说明深圳旧村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8月23日,在2016首届中国(深圳)古村与新乡村主题展上,专家呼吁深圳尽快对现存旧村进行摸底分类,作出有区别的保护,为深圳历史文化载体留足空间。
8月23日,第43届中国深圳国际房地产博览会开幕,首届古村与新乡村主题展也在此举行,落足点是乡村和古村镇资源推广与整合。
深圳旧改对旧村的影响成为现场一大关注热点。国内著名古镇规划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陈可石认为,城市应该皆新皆旧,新旧并存,应该有怀旧空间,全新的城市没有吸引力,可以借鉴日本、新加坡做法,保留一部分旧建筑,拆得太干净就成大开发区了。而且,政府应该比村民和开发商看得更为长远,对区域文化保护起到主导作用。
深圳历史学者廖虹雷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在深圳快速城市化和城市更新中,已经有80%、总计1200座村落被拆除,平均每个月有4座村落在遭受拆除的命运。
2016年,深圳旧改项目近50个,其中今年7月湖贝古村旧改方案引发文化人士和专家的争议。湖贝古村位于城市中心区,传统格局保留完好,还是明末清初建立的“深圳墟”的一部分,是深圳名字起源与核心地区变迁的历史线索与空间证据。
“改革开放30多年后,深圳很多地方都只剩个名字,真正物象空间很少,保护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对于一些没有文保单位进行保护,但是实质上具有价值的古村落要连片进行保护。”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
宋丁强调,古村保护是政府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市场自发保护,需要在政府强有力保护措施和市场配套措施下,一些有历史文化符号价值的旧村才有保护可能。
宋丁解释,对于深圳古村保护,需要政府对全深圳的古村落摸底、分类,针对古村落的空间和城市综合开发价值政府要有一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