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七届C21论坛“绿色与共享城市新未来”论坛在南充举行。
在四川“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中,首次提出的“绿色”和“共享”无疑分外引人关注。其中,绿色强调环境保护的作用,共享则将新经济内涵纳入其中。那么,川渝两地多个城市的发展,如何在绿色中实现共享?“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钒钛之都,攀枝花将阳光康养作为未来转型发展的契机,但是现在康养产业尚在发展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工业还要升级,未来攀枝花的路径该怎么规划?”8月25日,在第七届C21论坛“绿色与共享城市新未来”主题论坛上,专家主持人、中国著名旅游规划及区域运营专家、四川大学教授杨振之提出了这个问题。
作为天府之国,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如何立足绿色资源优势,探索出适合本地现实的循环低碳发展方式?城市如何更好地转型升级?论坛上,针对这些议题,与会的专家学者展开了激烈讨论。
观点
立足绿色资产做好绿色产业
绿色发展是中国城镇的发展方向,目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重工业的转型升级。
攀枝花是中国第一个资源特区,1965年因三线建设而兴。除了拥有丰富的钒钛资源,攀枝花的海拔、气温、湿度等条件优越,非常适宜人居,借助这一优势,攀枝花提出了打造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这一概念,而且也首创了“康养+”的概念。
和攀枝花一样,作为一座曾经的老工业城市,自贡市也正步入绿色产业轨道。
作为四川继成都、绵阳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高新区,自贡高新区着力打造生态绿色产业,引导园区的企业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节能减排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下一步,将把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新型电子作为产业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