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提供了最多的可能和最大的价值,着重获取数据,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会提供系统全面的数据集合。只是面对巨量的新型数据,还存在诸多误读与使用困难,亟需系统的理论指导与方法论支撑。DAD(数据增强设计)不失为一种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它强调数据对设计的驱动性,通过定量分析和数据关系来设计、调整以及评价城市设计方案。大数据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智慧城市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而DAD是基于理想的方法探索,当三者在城市遭遇,会发生什么情况,而规划师又该做些什么?存在即映射,感知即参与,行为即决策。
1乱象:你研究的是大数据么?
大数据一直是相对概念,并未形成准确明晰的定义,大多数定义都会强调数据量的超级巨大以及数据分析的异常困难。作为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将成为一种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办法,给社会带来巨大益处。很多人都将大数据作为进入某种新实证科学的法宝。
事实上,大数据还未被证明可以明确某种因果关系。足够多的数据,经常可以展现出某些事物或行为之间的潜在联系,但这与未卜先知是两码事。大数据的价值密度很低,现有分析方法明显无法完全胜任。在处理某些问题或孤立系统的分析中,大数据应用已经开始闪光,但距离全面系统的应用还差得很远。当然,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停滞不前的理由。
大数据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代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其应用需要借助新的方法论与分析工具。相对于传统数据,大数据更强调数据样本的全面性,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关注事物的相关性。目前,很多被发掘的数据并不是“原始”数据,着重获取数据,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实现大数据战略,数据获取、分析和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理论与方式都有待提高。数据分析的客观公正性,也很难鉴定和保持。不要把利用大数据证明了显而易见的事情作为骄傲,这只是启蒙式的探索。
2机遇:适应新常态的规划变革
规划需要先理解城市的个性并与其坦诚的对话交流,而大数据将会成为谋求并实现规划变革的有利工具。但笔者认为,大数据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非问题的解决过程,解决具体领域问题还得依靠该领域的专家,而非单纯依靠大数据技术专家。所以,需要借助DAD(数据增强设计)这种理论框架与技术方法,帮助规划设计人员更好地认识和使用大数据这一工具。
DAD是面向未来的开放型理论框架。DAD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借助数据来增强人们对实体城市的理解,试图建立联接现实城市与虚拟世界的数据桥梁,关注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特别强调跨平台协作和全面实时评价,掀起了一场前瞻性的规划认知革命。
不同于常规的建模和预演,DAD始终追寻空间属性和社会效应的完美叠合。以往那种单纯摆弄空间构成的设计手法俨然没有意义,完整的结构应该包含但不限于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而对于规划长久以来的死穴——尺度性问题,DAD也给出了告别千城一面的美丽图景:Bigisbetter,利用大量数据进行精确分析;Smallisbig,通过小空间干预获得大收益;Thesmallinthebig,城市管理兼顾精细化与大尺度效应。不同于数字化或可视化,DAD进行了大量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初期探索,包括城镇建设用地范围识别、城市地块增长模拟模型,各类人群深度画像等,这些都与城市的发展以及规划设计方法的改进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