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大讲堂 » 正文

美丽乡村如何建设 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03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浙江省村镇建设发展研究会、杭州市规划局富阳规划分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小城镇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组织举办的“浙江‘美丽乡村’规划与实践研讨会”于近日顺利落幕。

  东梓关村是此行考察走访的五个乡村之一,以致力于打造中国建筑作品展示区、培育以建筑业为特色的“设计小镇”为建设思路和目标。但是,“设计小镇”未来之路该怎么走,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和实施,设计与乡村如何融合?看看与会专家怎么说。

  李京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顾问

  规划伴行,让设计师与村民“打成一片”

  参观东梓关后,觉得这个村在规划设计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不过,东梓关“设计小镇”要想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让设计师和村民“打成一片”。

  规划设计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自己的创意随意加在村民身上,更应该考虑一下,他所带来的设计,村民是怎么评价的?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更多地考虑村民到底需要什么?

  东梓关“设计小镇”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同地方的游客来到这里,村民们能否通过与陌生人的沟通和交流,达到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的目的?下一次举办东梓关论坛时,是否可以让当地村民参与其中,讲一讲他们想要的设计是什么,设计到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以前都说“规划先行”,东梓关以后的发展,应该做到“规划伴行”———设计师做完规划后,不能一走了之,而要留下来继续指导规划的实施,参与后期工程建设,确保具体工程的设计、建筑方案,甚至实施过程中具体的规划,都必须与总体规划协调一致。

  在指导协调的过程中,了解并满足村民的需求,与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如此,“美丽乡村”建设才能越来越好。

  夏南凯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工

  引进其他设计,实现产业多样化

  东梓关整个村居沿富春江水岸呈带状分布,设计精准、规划一流,根据村落自身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确定村庄规划思路和目标,推动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相互衔接,使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特色,避免了“千村一面”。

  秉承“兼田园之美、具城市之利”的理念,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这是东梓关作为文化古村落的特色,改变了原有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在打造新杭派民居的基础上,并不是简单的旧村改造,也不是单纯追求外观美化,而是一项集建筑美和生活美于一体的世代工程,是古典与现代、生产与生活的融合。这是一种传统江南民居的神韵和意境融入现代城市化居住模式。

  未来,东梓关要拓宽发展道路,除了建筑设计方面,还可以引进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等,从而实现产业的多样化,这对旅游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富阳正面临着产业转型新时期,这对东梓关来说,意味着有了发展新产业的机会,也能为当地老百姓谋得更大福祉。

 
 
[ 学习培训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习培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