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省教育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和来自全国资源型城市、全国大型煤矿企业集团代表及南大、东大、中矿大、江苏师大等高校负责人,围绕“创新引领发展、产教深度融合、推进城市转型、共建美丽中国”的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鹭影飞舟何处饮,池杉岸柳初成荫。潘安五月雨蛙鸣,璀璨榴花千里沁。”5月的潘安湖美不胜收,潘安湖生态修复是徐州转型发展的一个样本。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告诉记者, 早在2008年,中国矿业大学就与德国知名工业大学、企业联合成立“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德科技合作的典范”。2013年,在中心平台上又建立了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此后,学校协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等一起,在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中,开展多项科技攻关。
“塌陷区综合整治涉及采矿工程、测量工程、生态修复、土地复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和技术。一个区域的治理,精准测绘是基础,科学规划是关键。”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执行院长张绍良说,“矿大在这方面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进入新时代,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成为国家重大命题,后采矿时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攻克的难题。”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说,中国矿业大学与地方、企业合作完成了采煤塌陷地治理,打造了风景秀丽的潘安湖,更为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全国采煤塌陷地的治理提供了“潘安湖方案”和“徐州样本”。
本次大会上,为进一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对接实体经济,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0所江苏高校资源环境类的协同创新中心将成立资源环境类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体。此外,还有7所高校与12家政企代表分别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
大会发布了《潘安湖宣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与会国内资源型城市、企业界代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携手应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