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文化设施应成为城建规划的“标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4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城建规划  
  据报道,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塑造“城河相依、水绿交融”的特色景观,我市秦淮区将在老城推进科举博物馆二期、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二期等重点工程,在南部新城大力推动故宫南迁文物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文旅项目。
  具有标志性文化内涵的公共建筑,不仅对旅游业意义重大,还能大幅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市民的自豪感、幸福感。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不过对照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我们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与大众需求不相适应。而化解矛盾的关键,还在于“规划先行”,无论旧城改造或新城开发,都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很多人玩过“模拟城市”游戏,游戏初期,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必不可少;但到了一定阶段,城市发展就会遇到瓶颈,必须修建文化类特殊建筑,才能带来人口加成,让城市再上新台阶。其要点在于:提前布局、心中有数,否则会付出额外的“拆迁”成本;同时每座文化建筑都有其覆盖范围,尽量纳入更多居民才能令效益最大化。能否做到“规划先行”,是游戏高手与菜鸟的区别之一。
  虽然只是粗浅的游戏规则,却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几十年来,国内城市在建设发展上都走过弯路,像摊大饼一样地无序扩张,带来人口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近年来,随着发展理念的转变,规划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例如住宅区开发必须配建商业设施、交通网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要跟上。而相对而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排序并不靠前,一方面在总量上存在欠账、短板,另一方面城区之间、老城新城之间的资源配置也不均衡。游戏中出现的种种尴尬局面,同样在现实之中上演着。这些问题既是发展的瓶颈与障碍,也是下一阶段城市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南京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市文广新局日前也提出以杭州、深圳等先进城市为标杆,围绕“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城乡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等指标,全方位开展对标找差。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强化城市规划的刚性和约束性,保证城市建设到哪里,公共文化设施就同步配套到哪里。坚持将文化设施用地与绿地、教育用地等一同作为建设许可的前置条件,做到总体布局科学合理,个体有特色、有效益、有影响力。如此才能解决城市发展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同步、不配套的问题,满足公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去年年底,我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有专家指出,关于城市定位应该重点彰显南京的文化地位,突出文化名城引领战略。我们既要对历史遗址、原有文化设施进行科学挖掘、修复开发,强化其功能外延;也要建设更多图书馆、科技馆、剧院、文化中心。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才能不断创新、永续发展,真正屹立在世界名城之林。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