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湖州、宁波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5  

  据了解,这两天,宁波、湖州两市分别通过国家水利部验收,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列。

  为什么是宁波和湖州,两市在水环境方面有何特色?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上又做了什么努力?有何经验?

  湖州与水

  凡是有水流过的地方,就有生命和文化。管子在《水地》篇中说:“水乃万物之本原也,诗生之宗室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水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和社会意义,把握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是了解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性、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必由之路”。

  作为江南水乡唯一一座以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的水文化是与湖州先民的避水、防水、治水、用水、亲水等活动一起相伴相生的,自古以来就以“山水清远”、“万桥之乡”和“水晶宫”、“水云乡”而名闻遐迩。太湖南岸至今仍保存相对完好的“塘浦(溇港)圩田”系统,以及由此衍生发育而成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典型——“桑基鱼塘”和“桑基圩田”,无一不闪耀着先哲们“人水和谐”的理念和“水生态”“水文化”的光辉。

  被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后,湖州将此作为“五水共治”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建设内容定位为保障水安全、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改善饮用水六个方面,打造“清水入太湖、活水兴百业、秀水绕千村、净水润万家”之“中国清丽水乡”的梦想也就此起航。

  太嘉河、环湖河道、杭嘉湖南排工程等工程相继实施,入湖溇港整治、农村河道清淤、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库水源工程等陆续开展。

  为努力架构生态型滨湖大城市,近些年湖州还精心打造“太湖、名山、古镇、竹海、湿地、古生态”的品牌,先后开展了对运河文化、塘浦(溇港)圩田、西苕溪、桑基鱼塘以及荻港、射中等水乡古村落的研究,并相继编写和出版了《湖州市水利志》和长兴、德清、安吉三县的水利志、《对河口水库志》等。

  在城乡规划设计以及工程实施、建筑建造中,湖州人十分注重人水和谐的理念,并营建了一大批富有水乡特色和美学价值的亲水建筑(桥、亭、水榭、平台)、居民、公园等,在頔塘、湖嘉申航道改造中为保护南浔双林三姐妹桥,不惜花巨资绕道而行。“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泉涌不息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声中,一座城市的“水情怀”清晰可见。

湖州、宁波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列

  宁波与水

  宁波与水有缘。宁波以及下属的区县(市),每一个地区都与水有关,宁波、海曙、镇海、宁海,自不必说,与海相关;余姚、奉化、江东、江北、鄞州无疑是依江而生;象山、北仑依港而立,慈溪则演绎着溪通四海。

湖州、宁波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列

  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先民们就已依河而居。他们在部落生存空间中,开掘了水井,周围用木头围成。这“第一口水井”就是先民的水利设施,是提高饮用水安全、质量的一个创举。

  在四明山与它山之间,有一座用条石砌筑成的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被称为“它山堰”。这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历经1100多年风霜雨雪和洪水冲击,它山堰至今仍基本完好,继续发挥阻咸、蓄淡、排涝功能。

湖州、宁波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列

  2013年,宁波被国家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三年来,宁波共投入316亿元,完成了18项建设任务,建成了水源地保护等10项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实现了“水净惠民、水美亲民、水韵扬民、水和安民”的水生态建设蓝图,水管理、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和水文化效益显著。

  从许多散落各地的古渡口、古堰坝、古桥等,再到成体系海防文化、钱湖文化、月湖文化等,由水而衍生的文化,在宁波可谓博大精深。

湖州、宁波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列

  同时,开展实施了江河湖库互联互通示范工程、皎口水库水资源保护示范工程、推进城乡污水治理、水生态修复提升示范工程等十大重点示范工程。目前,我市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初步建立,河湖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城乡水污染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1%。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各县(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湖州、宁波跻身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列

  日前,宁波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还得倒央视《新闻联播》头条点赞。宁波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多达158个,覆盖试点区面积55%以上。治理方式上,宁波当地因地制宜,慈城古县城以保护为主,新区方便施工,集中成片建设;老城以保护为主,哪里有问题,就优先修哪里。住建、市政、城管等多部门在一张规划蓝图里共同规划分步实施。

  宁波市海绵办综合协调组组长马家双说,“海绵城市建设实际上就是在各要素之间要综合施策,从而形成一个山、水、林、田、湖、城共同作用的有机体。”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