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扬大学子坚守18年筹建“古建筑基因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7  

  炎炎夏日,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系的师生走进泰州历史文化街区,对其中的每一座古建筑进行系统详细的测绘工作。据了解,该校已连续18年开展古建筑测绘与记录存档工作,迄今已为扬州、泰州两市的绝大多数古建筑完成了3D建模,建起了一个“古建筑基因库”,也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泰州历史文化街区

  泰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几个大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为了有针对性地保护好每一座古建筑,记录下这些古建筑原始的模样,为今后的修缮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顶着烈日走遍了位于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北阮巷、南阮巷、迎幸巷、鹅颈湾巷、缪家巷、渔行大街和板桥河,开展古建筑测绘建模工作。

  炎炎烈日下,小组成员用水准仪等测量工具精确的测量建筑的各项数据,之后用纸笔绘出建筑的草图,将测量到的数据一一记录下来。檩条、望砖、椽子、瓦片,他们的测量精确到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在几天风吹日晒的测量工作后,小组成员转向了下一步工作——绘图。将每一座建筑以精确的测得数据在工程制图软件CAD中绘成古建现状图,并将有所破损的古建筑用软件进行复原得到复原图,即根据建筑学知识将这些建筑恢复成建成之初的模样。最后一步,根据复原图建成3D空间模型,经过渲染和PS技术制成效果图,存入电脑数据库中。

  “很多建筑年代久远,为了方便生活,一些居民会私自对房子进行改造,甚至增建。这导致有些建筑外部比较凌乱,新老部分混搭严重,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团队指导老师张建新表示。为了能真实反映建筑的原本面貌,他一直要求学生们务必做到真实、准确。同时,复杂的周边环境也给测绘小分队工作带来了不少难度。“市内的传统建筑周边环境复杂,无法使用现代工具,只能使用最基本的人工测量。”小分队成员杨丽健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的工作,能够为泰州历史建筑的保护出一份力,推动扬泰地区古建保护的数字化进程。”

  “测绘工作不但为城市的古建筑做了一次大规模普查,而且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了收录,让规划部门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保护和修缮这些‘建筑文物’,也为城市留下了可永久保存的文化印记。”张建新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