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正文

习近平心中的绿水青山是什么样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1  

  “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在碧波荡漾的洱海边考察时,殷切叮嘱当地干部。他要求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习近平对苍山洱海的叮嘱,是他心中绿水青山的愿景,也是对祖国山川河流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曾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今年的五中全会,绿色发展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如何补上生态环保短板,是“十三五”期间中国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长久之思:习近平多年如一日情系“绿水青山”

  习近平曾长期在地方工作,环境保护的问题从未远离他的视野。

  福建省长汀县是全国著名的中央苏区县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从1996年5月起,习近平先后五次来到这里,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长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现在的79.4%,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在浙江,习近平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周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评论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2013年4月,已经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总书记从发展最紧迫的地方入手,凸显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对发展观作出了新诠释,为加快林业和生态建设指出了新方向。”生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当务之急: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2004年,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上发表评论,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已成为中国进入下一个五年所要面临的现实冲突和核心矛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1-201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4%,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5.9%。

  然而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雾霾PM2.5的连日爆表,连续两次红色警报,已经让京津冀的人们在每一口呼吸中感受到了大气污染对个体生命的入侵。人们对环境的治理远没污染见效快,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正以最直接的方式,提醒人们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发展带来的威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