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平桥、故黄河文化景观,从“古黄河”碑到“百步洪”题刻,喜爱徐州的人们可以来徐州享受一次“文化之旅”,从故黄河西三环桥开始,沿河流而下,共有8处11座精美的雕塑逐一呈现眼前。
徐州故黄河妩媚秀丽两岸文化景观雅俗共赏
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彭城徐州市,有一条堪称徐州人民母亲河的故黄河,这条故黄河从1855年改道北徙山东之前,在徐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淌了600余年,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她在市区段全长20.7公里,是市区一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
如今故黄河依然以一种奔流不息的姿态,给古城不断增添几许粗犷、豪迈;还有几许妩媚和秀丽,也为这座不断增高、变美的城市平添无尽的魅力。
徐州市委、市政府把综合整治故黄河市区段作为市重点工程。遵照“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理理念,以防洪排涝为主,使河面变宽、河床变深、两岸变绿、河水变清,古老的黄河,经过不断治理,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继续深情地滋润和哺育着两岸人民。
故黄河公园是徐州人民改造故黄河的杰作,是徐州人民的骄傲。公园贯穿古城,全长7公里,绿化面积157.6亩,为开放式的大型公共绿地。北起合群桥,南至鸡嘴坝,横贯市区庆云、济众、和平等9座大桥和中山、淮海、建国等市区7条主干道,全长6313米,宽20米,花坛166个,乔灌木90225株,树种50多个,游园道路8000余米,绿化面积157.6亩。林带面积43亩,每年播种花草30多亩。昔日的黄河故道,而如今绿色玉带,沿碧水清波绕系城区腰间,成为徐州市重要的风景旅游带。
故黄河景色优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徐州地处沂、沭、泗诸水下游,历史上汹涌的黄河给沿岸人民带来无数沉重的灾难,徐州人民饱受水害之苦。公元1875年,黄河在徐州留下了一条故道,由于黄河故道河床高出地面,堤岸残破,河道淤塞,每逢汛期,故黄河水位高出地面3至7米,严重威胁着市区人民的财产安全。为此,徐州人民曾经进行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宋知州苏轼、明总理河道潘季驯治水保城的业绩和佳话。但在生产力低下的旧社会,根治黄患,人们只能寄"苏姑显灵"、"铁牛镇水",而故黄河,犹如一条巨大的水袋,千百年来悬吊在徐州人民头顶,随时都有浇顶之灾。水患不除,寝食难安。解放以来,徐州市委、市政府本着"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方针,先后对河床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五十年代末基本控制了水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人民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治理故黄河,变水患为水利,一方面对河床进行疏浚、加宽、复堤、砌石挡水,一方面铺路架桥,河岸广植花草树木,大搞绿化,开始了新的黄河综合治理工程。经过十余年建设,一个绿树成荫,四季常青、景点相连、景色宜人的开放式带状公园呈现在市民面前。
从和平桥、故黄河文化景观,从“古黄河”碑到“百步洪”题刻,走进徐州可来一次“文化之旅”,从故黄河西三环桥开始,沿着故黄河边顺流而下,8处11座精美的雕塑会逐一呈现在你的眼前。
从“古黄河”碑到群雕《兵魂》,到汴泗交汇碑、禁碑、张良墓道碑,再到地雕、文化墙浮雕,再到百步洪广场,移步换景,满眼皆是景观。
在实现了故黄河绿化、亮化的基础上,将其打造成为一条贯穿徐州的“文化景观”,徐州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的环境区域,西起西三环路桥,东至汉桥,河道长约9公里(两岸沿线景观带为18公里)。该景观带是徐州城市的核心景观之一,也是徐州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
故黄河是养育徐州的母亲河。
故黄河是养育徐州的母亲河,因此徐州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定位在“河流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主题——《河之魂》(母亲河)。着重于故黄河的历史传说、历史故事、河流变迁以及影响徐州历史的人和事为主要题材,同时结合民俗民风等内容,使得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创作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成为环境的画龙点睛之笔。
徐州是楚汉文化的发祥地,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形式根据大环境进行设点,各点依据不同题材创作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每件作品均蕴涵汉代的艺术风格,贯穿北方粗犷、浑厚的整体风貌——“雄”,区别与南方精细、小巧的柔美——“秀”,充分体现黄河澎湃之势和河之魂的主题,与徐州城市风格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