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消息:“草原大数据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把草原的生态数据搜集起来,然后用来指导草原生态修复,修复的时候可以来监控监测。”卢欣石说。作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卢欣石今年第一次见到大数据平台,就给予了盛赞。
卢欣石把大数据平台看作是草原生态建设的工具书,在这本工具书上,草原乡土植物的特性——诸如适宜生长的地域,适宜的土壤酸碱度、水分条件等一系列数据,被一一记录在案,可以随时查询。
这个平台的运营者——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草生态),希望凭借种质资源库和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修复的标准化和产品化。将来,生态修复不是一个高门槛的工作。普通的农牧民,只要有了种子,有了大数据平台的“工具书”,就可以参与到生态修复中,建设自己的绿色家园。
小草诺亚方舟
在资本市场,蒙草生态被称为“中国生态修复第一股”。2012年上市后,蒙草生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发展,公司资产规模及业绩均得到大幅提升,总资产及营业收入四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9.57%及37.13%,划出了一道惊人的成长曲线。
而这个“第一”,还有别样的内涵:蒙草是至今唯一一个自建种质资源库的企业,这显然是个“烧钱”的行为,种质资源库要维持恒温恒湿,是一项高成本的投入,一般是政府投资运营,在当今世界,也只有孟山都这样的种业巨头,才运营了自己的种质资源库。
要解读蒙草,被称为小草诺亚方舟的种质资源库是个绕不开的存在,而蒙草生态的董事长王召明也强调:蒙草的三大产业板块,都是围绕着种子来构建的。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商业模式?这要从王召明的“羊倌儿理论”说起,他八岁起就在草原上放羊,春天哪种草先绿,秋天哪种草最后枯黄,他是记得最清的,这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把羊放好。因为羊会“跑青”,哪里有新鲜的嫩草,羊就往哪里跑,作为羊倌儿的他,就得时时跟在羊群后面撵上去,所以,他最懂草的习性,最了解草的变化。
如今,这样的羊倌儿,被蒙草的科研人员们视作“土专家”。野外采集草种的时候,每遇到一个羊倌儿,都会被蒙草奉为上宾,让他们把当地的植物生长特性和荣枯时令讲得清清楚楚。
这也自然谈到了蒙草的科研体系——这是让王召明自豪的事情,蒙草网罗了中国顶尖的草业科学家,但王召明认为远远不够,蒙草的科研是同时应该是平民化、小草化的。去沙漠里头取土样采种,蒙草不仅需要培育新品种的科学家,也需要广泛在野外的“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