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故宫600岁老城墙启动“考古式”修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8  

  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近600岁的故宫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城墙,在中国筑城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昨天,这些老城墙首次启动“考古式”系统维修,借以焕发新的青春。此外,历经10年论证,故宫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同期启动。

  近600岁老城墙险象环生

  中国城墙的各种物质形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传承和演进,到明清时代已臻于高度成熟,故宫城墙即是明清官式建筑城墙类建筑的典范。故宫城墙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城墙总长度3437.6米,不含城台的总长度2914.3米,城墙顶宽6.63米,底宽8.55米,高9.3米。主体结构为内以夯土为核心,外包砖砌体形式。四个方向开有四座城门,城门上建有城台和城楼。

  目前城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记者在现场看到,城墙面层砖部分酥碱、风化、离鼓,且离鼓区域存在相对鼓胀的情况,最大鼓胀量达20厘米;侧墙上存在多条垂直裂缝,侧墙上部多处砌体因灰浆流失而松散、缺失;城墙地面沿中线发育有贯穿裂缝;城墙地面塌陷、夯土流失,城墙地面和侧面还有一些藤本植物。故宫有关专家介绍,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城墙的安全,如遇暴雨将有局部坍塌的可能,修缮工作刻不容缓。

  揭秘

  1、历史上做过几次修缮?

  上世纪50年代已有修补记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城墙修缮是过去为期18年的紫禁城修复工程中尚未列入的项目。故宫博物院已委托勘察单位对城墙整体进行了详细勘察,做出病害分析,并针对险情最为严重的部分,制定了科学的修缮方案,从而启动城墙第一期修缮工程。

  按照修缮计划,本次修缮区域为西华门北侧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北的一段,共计233米。据现有资料记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该段城墙有两次局部修补记录;上世纪90年代的修缮,以城墙外侧修缮为主;2013年该段城墙发现严重险情,2014年对面层砖严重断裂、空鼓部分采取了临时的支顶加固措施。

  本次修缮将以城墙内侧修缮为主,对城墙地面、城墙内侧墙面、宇墙及堞墙内侧墙面进行修缮。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修缮中将针对传统工艺、传统材料进行科学记录、实验,通过对传统工艺以及传统材料的探究,对工匠的采访以及实验等途径找到适合本次修缮的材料和工艺方法,为后续的城墙修缮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和方法。

  城墙修缮是故宫四大研究性修缮保护项目之一,因其匠心精神,又称“考古式修缮”。其他3项分别为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宁寿宫花园研究性保护项目、大高玄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2、改造工程要准备多久?

  历经近十年反复分析、论证

  昨天,一并启动的还有故宫博物院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一期(试点)工程。作为“平安故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解决现有故宫博物院基础设施(排水、供电、供暖系统等)存在的配套设备老化、供应能力不足等安全隐患,消除对文物建筑安全造成的威胁。

  据悉,故宫在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的同时,需要重新核算故宫各功能区域的各种能源用量,改善工程管网分布现状,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满足故宫博物院的保护、管理、展示、开放要求。单霁翔表示,鉴于故宫博物院特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对其基础设施的改造非同小可,既要维护故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还要考虑古建筑、展品、藏品以及地面和地下文物的保护要求,以及对邻近古建筑和馆藏文物的影响等。据悉,这项工程经过近十年来反复调查、评估、研究、分析和专家论证,在充分征求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的意见后,故宫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作分两期进行。

  作为一期试点工程,本项目选择了远离故宫核心开放区域的南热力区域,此区域文物相对较少、开放区域较小、便于施工操作。主要包括给水及消防系统、雨污排水系统、供热系统、供配电系统、智能化系统、综合管沟系统和道路系统等的改造维修,涉及改造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69485平方米,计划竣工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