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新一轮国家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启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10  

  成渝城市群、国家中心城市、简阳入蓉……这一系列重大机遇,将造就怎样的成都?目前,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牵头已正式启动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编制工作。

  10月28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众意见征询会在成都市规划馆召开。成都市规划管理局首次向社会公众介绍了《规划》编制的思路和重点研究内容,并邀请全市多个政府部门、公众代表等提意见和建议。

  目标指向“高大上”

  2300年以来,成都城址未变、城名未改、中心未迁,但城市面貌不断更迭:

  两千多年前,两江环抱、三城相重;50-70年代,工业基地建设,奠定了环形放射城市格局;80年代,打破了单中心结构,并设置了多个副中心;90年代,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向东向南发展,市域形成三个圈层结构;21世纪,城市圈层向扇叶状布局转变,开始在三环外建设副中心……“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任务的发布,成都现有格局显然已不能支撑未来的发展。”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一轮城市总规,应体现成都提升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

  此外,随着简阳交由成都代管,成都市域面积增加至14334平方公里,市域人口增加了约150万,也要从更大区域统筹城市发展,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加之天府国际机场启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处于加快建设进程中,未来成都市发展能级、发展方向、功能布局以及区域发展格局将发生巨变。

  将统筹考虑37个区(市)县

  据悉,为了让规划既体现战略性又有可操作性,本次规划将由“国家队”+“地方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方案。

  “我们从人口、经济、生态、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对现行总规的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系统评估后,发现城市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城市公园建设滞后、公共交通覆盖不足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针对发现的问题,前期已开展了与总规相关的十余项专题研究。

  根据初步制定的思路,成都新一轮城市总规,至少要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全面落实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突出城市规划的区域统筹作用、突出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突出城市总体规划的刚性管控作用、突出城市规划对专项规划编制的引导作用。

  如何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在更大区域尺度重构和跨区域协调产业发展,将是其中的重点与亮点。

  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在更大区域尺度重构,将打破成都市传统的单核集聚发展模式,将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市域范围以及雅安的雨城区和名山区共37个区(市)县统筹考虑,构筑网络化的大都市区。同时,在现有城际铁路基础上,将新增多条都市区内城际铁路,实现各城市间1小时的互通互达,并加强铁路和高快速路通道建设,让大都市区与省内其他城市的联系更加便捷。

  建议聚焦文化、交通和生态

  当天,针对《规划》初步方案,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等20名代表等纷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文化、交通、生态等都是其中的高频词。“成都历史文化丰富且具有生命力,可是现代建筑中成都符号却越来越少。”成都市政协委员钟锂提出,希望规划可以把成都文化元素融入建筑中,同时要为医疗、教育、养老等留足公共空间,同时讲究东南西北各方平衡。

  还有代表提出,以往的城市规划中没有把交通发展考虑到位,导致今天出现了交通拥挤、停车难等问题。因此城市交通建设规划一定要考虑长远,“可通过修建地下通道缓解路面的交通压力。”“成都每年季节性缺水已达到3个月,如果再加上新城区建设,成都的水资源环境其实不容乐观。”在西南民族大学的代表张文看来,在水资源压力超载的情况下,城市总规应考虑如何延长水资源停留在成都的时间,“保护成都的水资源环境,这可能是成都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

  据悉,主办方已公布了新版总规的微信公众号(“共绘美好成都”),以期公众能更便捷地参与到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