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生态城市绿皮书:政绩工程或阻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上午联合发布了《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6)》。《报告》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是城镇进程化的目标方向,公布了2014年生态城市健康排名,北京、深圳、上海位列生态城市创新排名前三,说明这三个城市在创新生态城市建设中位于我国发展的较高水平。

  《报告》建立了动态“健康指数”评价模型,分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很不健康五个标准,以2014年的数据,对284个省、地级城市进行了全面健康评价考核,对政府城市建设投入产出效果及智慧城市建设状况进行科学评价排名,评选出了生态城市特色发展100强。在生态城市健康综合排名中,珠海、厦门、三亚位列前三。

  尽管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阶段,但囿于多方面的原因,生态化仍处于“初绿”阶段,雾霾、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突出。据此,《报告》提出政绩工程等负面影响仍然阻挡中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在中国正在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缺乏科学理念,“拍脑袋”的决定比比皆是。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并不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却掌控着城市的发展规划权。吉林省吉林市3亿元建设的客运站闲置,江西省赣州市4.5亿元建设的钟塔公园停摆,诸如此类的政绩工程不绝于耳。这是对城市的不负责任,对市民的不负责任,也违反了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二、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不考虑村民和市民的切身利益,把政绩最大化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随意制订拆迁计划,忽视村民和市民的合法权益,在工作中缺乏与村民和市民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上访事件此起彼伏。此外,在处理拆迁补偿问题时,政府部门主要关注补偿款是否合理,是否到位,而缺乏对补偿款使用的引导。据报道,因为补偿款导致的家庭纠纷时有发生,同时,有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不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市民遭受环境污染之苦。

  三、一些城市为了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不考虑城市发展和市民的实际需求,盲目开发城市住宅和新区,导致大量房产空置和资源闲置。《报告》举例,天津宝坻在北京和天津两座特大型城市之间,是一座号称“亚洲最大别墅区”的京津新城,可“开盘10年来,入住率极低,被外界冠以‘鬼城’之称”。湖北省神农架“开膛破肚”建设机场,严重破坏了山体和植被,大量树木因泥石流冲毁、枯死,令人痛心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