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省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全面地描摹了浙江各个城市的发展路径,具体回答了“要怎么做”才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一翼这个问题。这也是今年5月18日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的重要成果。
十年接力成效显著
早在2006年,浙江就在全国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十年来,浙江坚定不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十年,是浙江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作用显著增强的十年,城市化率从56.5%上升到65.8%,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这十年,是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的十年,全省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183平方公里增加到3140平方公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这十年,是城乡发展加快融合、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的十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49缩小到2.07,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均等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处在全国前列。
经过十年接力、十年实践,浙江城市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从注重规模扩张向规模扩张与功能强化并重转变,从注重环境治理向环境治理与品质并重转变,从注重硬件建设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转变,从注重单体城市建设向单体城市与城市集群建设并重转变。”浙江省住建厅厅长钱建民说,这也是我们所面临的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任务。
擘画城市建设蓝图
“《实施意见》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实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品位生活,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钱建民表示,未来,浙江将形成以四大都市区为“龙头”、七个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一大批高品质中小城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全省城市发展布局,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翼。
钱建民表示,《实施意见》明确了浙江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和主攻方向——对于“龙头”,目标提升都市区能级。《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实施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规划,加强都市区核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都市区一体化的城际轨道网、快速交通网、生态绿道网和公共服务网,着力打造都市区内部1小时通勤圈和生活圈。
对于“骨干”,目标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提质发展。《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建设好湖州、嘉兴、绍兴、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明确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定位,打造浙江发展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配置能力,提高区域性综合服务水平,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
对于“支撑”,目标是要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实施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加快建成一大批具有较高产业品质、生活品质、环境品质的中小城市。深化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推进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拓展特大镇功能。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建设各具特色的活力小镇、风情小镇。
明天的城市更美好
明天,我们的城市将更有品质。《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城市设计全覆盖的要求,到2017年实现新启动的新城区建设、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设计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城市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全覆盖。“目前浙江11个市城市设计平均覆盖率约40%,各市、县差异较大。要通过城市设计,改变‘千城一面’现象,杜绝‘贪大求洋求怪’建筑产生,构建城市品质空间和风格品位,创建美丽城市、美丽县城和美丽乡镇。”钱建民说。
明天,城市的建筑将更加“绿色”。《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达到30%。积极推行新建建筑全装修,到2020年新建多高层住宅基本实现全装修。在这方面,浙江已走在全国前列。
明天,城市的功能会更完善。《实施意见》强调城市综合功能完善要注重补短板、强服务、保安全,推动城市建设上新水平。“补短板,就是要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打通城市运行的‘血管’和‘神经’,注重城市建设地上地下并重,全力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强服务,就是要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保安全,就是要切实保障城市安全。”钱建民介绍说。
明天,城市会变得更美。《实施意见》打出人居环境提升组合拳,强调要打造“三改一拆”升级版,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推进垃圾综合治理,强化垃圾分类处置。
明天,城市将拥有智慧。《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智慧城管实现建制镇以上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