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批复建立独龙江、怒江大峡谷两个国家公园。而就在一个月前,白马雪山、大山包、楚雄哀牢山3个国家公园被批复。在处处皆是自然美景和生态资源的云南,近10年来在全国先行先试国家公园模式,找到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和谐之路,也为全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生态景观更美
来到云南香格里拉,就一定会去普达措国家公园,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生态旅、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和观赏植物资源等五大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在这里共生共存。
据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杨芳介绍,我国过去对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主要是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多种方式,但这些保护模式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日渐凸显。2006年,云南省政府开始探索建立国家公园新型生态保护模式。2007年6月,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作为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国家公园正式挂牌成立。
近几年来,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游客量急剧增加,而普达措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因此遭到破坏。对湖泊水深和水质、湿地水禽和外来物种等进行的监测结果表明,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和未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湖泊水深没有明显的区别,水质中总氮、总磷、氮氨的平均值相差不大。普达措国家公园通过对其4.58%面积的利用,实现了对公园95.42%范围的有效保护。
最小开发实现最大保护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美国此后相继设立了59个国家公园。我国台湾地区也先后建立了垦丁等8个国家公园。
世界各地国家公园的经验成为云南省学习借鉴的样板。2008年6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省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至2012年底,云南省就建立了迪庆普达措及梅里雪山、丽江老君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普洱太阳河、保山高黎贡山、临沧南滚河、红河大围山等8个国家公园,加上今年刚成立的5个国家公园,使云南的国家公园数量达到13个,初步建立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国家公园体制,保护、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五大功能得到初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