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管廊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城市宜居性。”代省长石泰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表述,引起代表委员的极大关注。
随着城市规模膨胀和人口激增,城市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功能日益退化,引发诸多“城市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城市有序运行,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很多城市都面临着这样的苦恼。省政协委员、苏州绿世界园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青说,建设“海绵城市”,是让百姓不再“看海”的民生工程。
如何让一座城市更能“吸水”?师法自然增强“海绵性”很关键。要让自然基因融入城市的每一个细胞,这需要我们反思和修正,转变发展理念。宋青建议,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打通自然基因融入城市的投融资通道。因地制宜制定“海绵性”建设规划,并加快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绿地是最具自然属性的“海绵体”,是城市融入自然基因的重要载体。建议制定海绵型绿地系统建设规划,扩展城市绿地生态溢出效应。推进海绵型住区、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等海绵型绿地建设。
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房紧张……如何破解“城市病”?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要向地下要空间,绘好城市‘成长坐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省政协委员、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傅阳介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就高度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日本已在26个城市建设146条地下商业街,进入地下商业街的人数占国民总数的1/9。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增加城市空间面积40%左右。通过地下铁路和地下公路的建设,可有效疏散地面人流和车流,缓解地面交通;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还可拉动经济增长;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腾出地面空间进行城市“美容”绿化,有效增加城市生态建设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开发地下空间,应明确牵头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和立体综合开发意识,提升地下空间开发的整体效益。要规划引领、科学开发、有序推进,做到地上、地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避免先地上后地下,造成资源浪费。
省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惊喜地发现,无论是会场,还是驻地,4G移动通信技术都实现全覆盖,手机上网速度很快。
“这就是智慧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院长陆延青说,通过智能终端与网络完成线上线下的无缝结合,水电燃气缴费、买房买车、交通出行等都可以上网完成。
智慧城市需要构建完整的信息系统,这方面江苏做得非常不错。陆延青认为,智慧城市起步阶段,政府是推手,接下来则要靠市场。比如,解决城市“堵点”,不是靠修路去解决,而是靠大数据。
“一座智慧的城市必然是一座宜居的城市。”省人大代表、常州市委书记阎立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为人们描绘了更宜居、更幸福的美好家园。
常州的百姓感受最深。智慧的教育、智慧的养老、智慧的医疗……常州通过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行市政、公用、民生领域的信息互联互通,将智慧城市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管理的每一个领域,1月,新加坡国立大学调查排行“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常州名列榜中。
在过去“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的基础上,常州将进一步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空间结构协调、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安居乐业”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全省先行探路、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