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西溪湿地3.3公里景观长廊明年春天亮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9  

  明年春天来西溪湿地,你又多了一个选择——湿地东北角,一条长约3.3公里的景观长廊将在整治后亮相,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农历新年前,改善西溪湿地“内外循环”的重要水利设施 “一堤两圈”也将完工,“杭城之肾”的生态功能将更加完善。

\

施工现场

  长廊紧靠文二西路 有美景有休闲广场

  这个名叫“环西溪生态提升带”的项目,投入3300万元,明年4月将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

  长廊东临紫金港路,北靠文二西路,南接西溪天堂,西至湿地北门,与现在免费开放的福堤平行。

  很多杭州人喜欢到福堤散步。作为横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南北的文化长堤,福堤沿途串联了高庄、交芦庵、曲水庵、河渚街、洪钟别业等西溪二期主要景点。

  “新开放的景观长廊比福地还多了1公里,离马路更近一些,市民和游客除了湿地景观外,还可以体验更多互动、健身的设施。”

  西溪湿地工作人员说,长廊目前是一条窄小的游步道,也就容纳两个人并排走,改造将拓宽道路,增加景观绿化,最重要的是,增设一些广场,有了大家可以停下来坐坐的地方。由于靠近紫金港路,未来将打造一条开放式的环湿地景观长廊,提供一条娱乐健身、体验西溪的好去处。目前,一期工程紫金港沿线景观提升已开始施工。

  防洪堤加高加宽 再遇大水留出准备时间

  城西受天然环境局限,抗洪能力较弱。多年来,西溪湿地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责任:滞洪蓄洪。

  为发挥湿地分洪、滞洪作用,今年西溪湿地投入约3500万元,进行“一堤两圈”(即沿山河防洪堤、西溪创意产业园区和董湾建筑区防洪保护圈)防洪工程建设。

  其中,沿山河防洪堤提升加固工程,长度2公里,堤高4.5米,宽3.5米,预计今年1月底完工。建成后,比原来的防洪堤高了1米多,而且连接起周家村-高庄两个主入口,以后游客除了坐船,还可以通过电瓶车穿梭两个景区。此外,在沿山河、董湾两个老水闸的基础上,新增了四个水闸和两个排涝站。

  工程完成后,公园内堤防的防洪标准,将提升为20年一遇洪水,堤防工程级别提升为4级。

  “罗莎、菲特台风期间,为了缓解城区主河道及路面积水压力,湿地曾两次放水入园。水位都超过4米,植被、环境受到很大影响,而且由于防洪堤比较低,闸门无法发挥作用,当时用人工打开沿线的堤岸,这样一来,接纳水量无法控制。”

  湿地工作人员说,工程完工后,再遇大水湿地会留出更多准备时间,通过闸门和排涝站调节,先预排水到余杭塘河,降低景区水位。一旦洪水入园,也可以调节分洪、滞后的水量,减少植被和设施的损失。

  此外,园内河水受西端五常港补给,这些水由钱塘江引水而来,泥沙携带比较多,堤坝可以将水挡在外面蓄一蓄,沉淀泥沙。遇到江水咸潮等问题,则通过闸门实现科学有序换水,减少引水对西溪湿地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今年,公园还将对二期绿堤区块的204个池塘进行清淤,打下6000米的松木桩,加固堤岸泥土,防治水土流失。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