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浦东三甲港基地码头出发,坐上摩托艇向东南疾驰。宽阔的江面上,摩托艇上下颠簸,人站在船里,艰难地保持平衡。半小时后,记者眼前出现了一片绿地,紧贴江面,“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白底红字十分醒目。
图为九段沙湿地,水鸟在悠闲地觅食。九段沙管理署供图
距离繁华都市仅10多公里,在长江河口和东海交汇处,有一片完全原生态湿地——九段沙,被人称为“上海最后的处女地”。
上世纪60年代才露出水面,动植物的“世外桃源”
走在蜿蜒的木栈道上,两旁的芦苇高过头顶。偶尔眼前开阔了些,是尺把高的海三棱藨草,在阳光下娇羞挺立着。
旁边一片窸窸窣窣声,定睛一看,受惊的小螃蜞纷纷躲藏,芦苇下的滩涂上只剩下星罗棋布的小圆洞。走过漕沟,泥滩上,突然有两指长的“泥土”滑向水里,那是弹涂鱼,不细看根本分辨不出。
远远的,芦苇丛中两个白点,尚未走近,白点扇起了翅膀,腾空而起,飞远了。哦,是白鹭!视线还未收回,一只黑白相间的鹡鸰,以独有的波浪起伏的飞行姿态,从空中掠过。
这里,便是九段沙湿地。主人正是那些自由生长的动植物。
九段沙湿地具有宝贵的生态价值,由长江泥沙沉积而成,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露出水面,是长江南支河段中最年轻的“处女地”,也是国内惟一基本保持原始河口沙洲地貌及发育过程的重要地区。它处在海洋、河流、陆地三大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中,是呈自然演替状态下的典型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对研究地球生物演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
2000年,上海批准成立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2005年九段沙湿地成为上海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包括上沙、中沙、下沙、江亚南沙及附近的浅水水域,总面积420.2平方公里,差不多有整个浦东新区的1/3大,“四面环水,坐船绕岛一周要一天时间”,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署长孙瑛介绍。
15年前,孙瑛第一次踏上地图都未标出的九段沙,眼前水草荡漾、鸥鹬掠空、鱼蟹群集,世外桃源一般,美得难以置信。
孙瑛被深深打动了,决心尽全力保护好这片“处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