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2015通州副中心、通州新规划、北京新磁极、通州速度、通州时间……
通州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传闻已久,如今,尘埃落定。
毫无疑问,历经十年“等风来”,通州已然站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风口”上。
通州得到了历史性机遇的同时,如何建设新通州成为了一个大命题。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建设历史中,城市规划及建设中出现了大量的浪费、反生态的行为,导致一些城市建设中出现不可逆的破坏,植被大量砍伐变成开发区,城市本来的精气神被高楼大厦和川流不息的机动车所覆盖。高大上的背后有政绩考核的影响,有把小城打造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华丽转身引发的生态环境遭到连环破坏的例子不一列举。
话题回到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建设,当建设遇到生态,在选择短期实现高产出与长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分岔路时,长远的考虑布局和对生态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应放在规划的第一序列考虑。
价值观念上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要循环、绿色、低碳;在体制机制上,将资源节约、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作为目标、标准和检测手段。具体而言京城三大水系,除了永定河水系在京西以外,其他两大水系干流都流进通州,一条是潮白河水系,最著名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在通州流经42公里,最宽的水面宽度达到100米。通州得天独厚拥有运河、潮白河等河道体系资源,其规划更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将河道体系护理并使用得当,可以建设以水系为基础的商务区和行政区,并使之符合舒适办公环境的需要。引用习主席的一句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前几年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但事与愿违的是新城没有火起来,反而诞生了一批鬼城。故此,新城区建设应该把重心放在新建成的区域的优化和改造上。很多新城由于建造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配套、招商等设置的并不到位,品质不高,因此资金不能回笼。如何让这些既有的区域改造得更为有效率,功能更为完善,才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如今应该注重的地方。如果连那些个“鬼城”都盘不活,还建新城干嘛?
而对于通州因地处北京近郊存在大量村落,如何优化梳理城镇与村落脉络关系?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大问题便是麻木的建设,使农村的资源掏空。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城镇化的发展,让我们的城市集中了所有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产业等,而导致农村资源流失。现在,很多农村的农耕资源遭到破坏,以往优秀的农业文明正在消亡,城镇化让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受到严重的打击。我们并不否认,城市需要发展,但决不能麻木地将资源全部集中于城市,而是要重拾农村的文明,优秀的农业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尤其通州作为北京这一国际形象大都市的重要支撑,城镇与村落的生态循环关系更应科学化梳理。
迅猛的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不只是旧貌换新颜,更多的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北京行政副中心这一重任交到通州,使通州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问题挑战。但机会和挑战总是并存的,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合理规避建设风险,将会使通州换发新的生机。
我们祝福通州,祝福这个北京行政副中心在未来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