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北京媒体报道,北京市文物局透露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破解长城修缮过程中遇到的“边界”难题。十三五期间在文物保护方面,京津冀三地将从长城抗战遗址联合保护入手,签订京津冀长城保护管理框架协议,推进共同进行三地交界的长城等文物保护与利用区域发展规划,共同上报国家文物局,统一管理、开放。9月7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我省正在精确统计京津冀长城交界的长度和类型。
据了解,长城抗战遗址保护规划的难题之一是,长城地跨京津冀三地,不同地区的部门采取的措施不同,步伐不协调。为此北京、天津、河北文物部门正在共同探索联动机制,保护长城抗战遗迹。
目前,已经建立了京津冀三地文物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沟通机制,将整合三地优势,促进三地长城沿线抗战遗址保护工作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三地将签订京津冀长城保护管理框架协议,推进三地交界的红石门长城和京冀交界的古北口长城、南口长城文物保护与利用区域发展规划,共同打造三地长城沿线抗战遗址宣传平台,加强三地长城保护联合执法、长城抗战历史研究以及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并探索建立文物保护协调机制,促进抗战文物的区域保护和利用。“目前我们正在精确统计京津冀长城交界的长度和类型,同时也在统计河北段长城抗战遗址。”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05年起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城保护工程”,首先对我国长城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田野调查,同时开展长城资源数字化、信息化工作,建立长城资源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推动长城精细、动态和实时监测管理。多年来,我省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避免盲目修复长城造成历史信息的破坏,妥善保护长城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在进行长城维修保护工程,按照价值、现状以及利用等优先考虑的标准,对金山岭长城、山海关长城等多处进行维修保护,今年又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抗战遗址等纳入了优先考虑范畴。
据了解,河北现存自战国至明朝各个朝代的长城,其中以明代长城最著名。拥有明代长城最精华的部分,其中有许多享誉中外的著名段落,如有“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以及承德的金山岭长城、张家口的大境门长城、保定的紫荆关长城、乌龙沟长城等。河北现存明代长城约1300多公里,关隘1000余处,各类单体建筑5000多处,行经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