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推进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31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林地有限、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的少林国家。据调查统计,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31046万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27%。新中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保护培育森林取得了重大成就,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蓄积量增至153.37亿立方米。但是,森林覆盖率仅为国土面积的21.63%,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人均的1/4和1/7,同时,森林质量不高、功能效益低下的问题较为突出。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风沙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难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当务之急,就是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推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林业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着力夯实建设生态文明的自然生态基础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论述,生态系统是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自然系统。地球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系统所构成,起着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并提供大量生物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条件的重要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决定着湿地、草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优劣,担负着保障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生物多样性、构造和维护适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的重任。

  第一,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是防御和减免自然灾害的重要生态屏障。据调查测算,我国现有森林年涵养水源量达5807亿多立方米,固定土壤量近82亿立方米,保肥量4.3亿吨,防风固沙面积扩及“三北”广大地域,有效地减免了许多地区的水土流失、风沙水旱等自然灾害。

  第二,森林具有固碳、放氧、吸附尘霾、净化空气和水质、降低噪音等环境保护功能。我国现有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170多亿吨,总碳储量为84.27亿吨,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4.5亿吨,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吸附尘霾量58.45亿吨,有效地减少了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第三,森林具有绿化美化自然环境、打造绿色秀丽自然景观的功能。我国森林不仅绿化了广大丘陵山区、荒漠地带和众多的乡村城镇,而且还造就了大量形态各异、风景秀丽的森林景观。迄今为止,全国林区已建各类森林公园1771处,自然风景资源面积达2亿多亩。同时,还有不少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历史遗产,如黄山、泰山、峨眉山、庐山、武夷山、张家界、九寨沟、长白山、秦岭、天山等,都坐落在国有林区。森林是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美丽中国的自然资源,也是发展生态文化的绿色宝库。

  第四,森林具有维护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特有功能。我国森林分布区域横跨从热带至寒温多个气候带,自然地理环境类型繁多,适宜众多物种生存繁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据调查统计,分布在全国广大林区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虫类野生动物有2565多种,高等植物约有3万多种,分别占全国的90%和60%以上,在世界所占比也分别达10%和12%。同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也不少,国家明令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300余种、珍贵树种132种,以及多种其他珍稀濒危植物。森林植被、土壤环境还孕育着多种多样的昆虫和微生物。森林地带的生物多样性是陆地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培育和保护好森林,对维护和保持陆地生物多样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所具有的上述四大功能表明,森林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自然生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生态文明也将黯然失色。全面推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保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因而,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