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晚上9点半左右,伴随“轰”一声巨响,苏州盘门景区东侧的一段长约80米的城墙发生坍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初步排查,坍塌原因与苏州连续大到暴雨有关。目前,景区仍正常开放,未发生人员伤亡情况。为防止险情扩大,管理部门已在现场设置了隔离栏,具体抢修方案已正在编制中。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坍塌的城墙位于庙湾街南侧,在盘门景区东侧约100米处,介于外护城河和内护城河之间,城墙高约6米,宽度约4米。临内护城河一侧的墙体,几乎一半坍塌下来,长度约80米。墙体内部的泥土全部裸露出来。原本矗立在城墙上的宫灯也东倒西歪地卧在泥土和石块中。内护城河距离城墙约10米,城砖坍塌下来的冲击力,导致河沿迁移,局部河道被滑落下来的砖块、瓦砾等填平。
据附近的居民说,最先发现城墙倒塌的,是附近工地上的几名装修工人。17日晚上9:30左右,这几名工人准备下班,突然听到一阵剧烈的轰隆声,以为是地震,急忙从室内跑出来,发现原来是城墙坍塌了。
景区:城墙每年做4次体检
景区所属的苏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此次坍塌段为上世纪80年代初复建的景观城墙,不属于文物范畴,盘门城墙的主体文物部分此次并未受到影响。
盘门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于民介绍,坍塌的城墙长约80米,宽度最大处4米。这段城墙总长度约300米。为了维护好城墙和河沿,盘门景区专门委托了专业检测机构 ,每年4次对河沿和城墙进行检测。
“之前城墙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陆于民说,最近的一次监测结果是今年3月份,数据显示,河沿和城墙没有任何问题。此次城墙突然坍塌,可能是连日降雨,导致墙体不堪负重。
分析:与连日大雨有关
盘门城墙坍塌的消息迅速在网上传开了,引来一片质疑声。微博网友莫华罂则调侃称:“这豆腐渣工程,都用黄沙堆的吧?”还有很多网友的质疑:“为什么复建的塌了,文物反而没事?看来现代技术还得向古代看齐呢。”
为此,现代快报记者请教了多位建筑方面的专家,其中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殷志文表示,按照常理推断,坍塌的主要原因与地基有关,可能是城墙的基础发生了松动。
昨天下午,苏州市文物部门也公布了对城墙坍塌的初步调查结果。据苏州市文物局相关责任人介绍,经勘查,此次坍塌对盘门文物本体未构成直接影响。坍塌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近几天苏州连续大到暴雨,由于雨量巨大,雨水不断渗透,导致城墙自身重量加大,影响了结构的稳定性。二是内城河连通外城河,断面水流量大,城墙驳岸基础不断遭到水流冲刷,基础产生松动。三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景观城墙部分与原土城墙遗址的衔接不够紧密,大量雨水的不断冲击下,形成断层,造成水平方向北移。
目前抢修方案正在编制中
苏州市文物部门已指导相关单位对坍塌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对坍塌现场进行全方面围挡,设置隔离栏,增加巡查人员,防止险情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确保游客人身和文物本体安全。
另外,苏州市文物局正在指导盘门管理处组织专业单位进行现场勘测,分析险情,加快编制抢修方案并上报国家、省文物局。同时,文物局已经发文,要求各级文物部门以此为戒,督促各文物管理使用单位切实加强汛期文物安全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潜在险情,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苏州古城墙
民国时曾多次坍塌
苏州城墙研究专家、苏州市政协文史委专家组成员施晓平介绍,苏州的古城墙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时期。历史上的苏州古城墙早已伤痕累累,尤其民国期间,曾多次发生城墙坍塌、毁坏的事件。
根据《苏州市志》记载,1918至1922年间,盘门至葑门段城墙、南童梓门附近城墙先后坍塌。1929年,阊门与胥门之间有18处城墙坍塌。1934年,学士街莲花巷底、天官坊陆家花园、高井头尤家花园等处附近有11处城墙坍塌。
到了解放后,一些基本完好的城墙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被先后拆除。“大跃进”期间,大部分城墙被拆毁。城墙砖石被大量取去建造炼铁小高炉。后因拓宽或开辟道路、单位新建或扩建、“备战、备荒”取城墙土做坯烧砖、构筑防空工事、兴建居民住宅等多种原因,城墙被不断损坏和拆毁。直到上世纪80年代,苏州保护城墙的工作才被提到了应有的高度,盘门段的古城墙才得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