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在阅读中想象美丽乡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9  

  对中国而言,城与乡的关系应该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相互依偎。城市不是虚构品,而应该注入善良、高尚、纯洁的特性。

  读书目的多种多样,方法各有千秋,但对于工作繁琐庞杂的基层领导干部来说,不带着问题去读书,很容易陷入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浅阅读”。因此,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围绕具体的现实问题,集中一段时间和一个主题,心无旁骛地密集阅读,搞清楚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与现实的关联,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党的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成为热词。为了把相关问题弄清楚,我开始了大量的主题阅读,试图在阅读思考中建构起“美丽与富裕同行”的乡村图景。在众多书目中,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经典,里面有乡愁的“根”与“魂”。费孝通先生从社会学视角的礼仪规范和社会变迁等维度,宏观探讨了中国社会结构;70年后,周其仁的《城乡中国》则从经济学和城乡关系的视角,呼应了《乡土中国》。这些著作提示我们,不同制度的国家对乡村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对中国来说,只有两个地方、两种生活方式,那就是城市和农村。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对国外有益经验的借鉴。与费孝通先生社会生息繁衍观点异曲同工的一本著作,是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判断大城市的“生死线”,给我带来了直接而深层的现实触动。这本书不是用数据理论,而是用人文关怀展示城市生命和精神气质。作者用眼睛与心灵直达人心,以常人的眼光心平气和地讨论:什么样的街道是安全的?为什么城市花园让人赏心悦目?为什么城市中心会迁移?有些问题也是我们所遭遇的,读来颇有启发。

  由此我开始思考,如何消除我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在大多数二、三线城市里,拓宽住房保障渠道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保障性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成片规划,使居住区域和产业区域相脱离,形成了“产城矛盾”,进而使过去的“城中村”可能翻版为“村中城”。这是与新型城镇化初衷背道而驰的。此外,一些中小城市的超前发展,也暴露出城市空间区块的不当分割,不仅破坏了城市整体功能,也对城市应急与救灾带来极大的隐患。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诗意的预言是新型城镇化蓬勃的生机活力所在。对中国而言,城与乡的关系应该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相互依偎。城市不是虚构品,而应该注入善良、高尚、纯洁的特性。今天,产业问题仍然是支撑城镇发展的核心,“乡土产业”应该作为小城镇的“立城”产业,而这一产业必须寻得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从而拥有鲜明的特色,成为老百姓世代维系生计的产业。在“空城”与“堵城”饱受世人诟病时,人们已充分意识到“产城相融”的积极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当代中国对乡村世界的“救赎”,这绝不是简单的“进城”与“上楼”,而是对中国乡村世界的重塑与再造。让中国农民成为“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实现广袤乡村的美丽图景,是新型城镇化得以实现的核心和要义,也值得我们通过阅读,倾听智者的深度叩问和历史余音。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